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与直立倾斜试验(TTT)对不明原因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进行查体、DCG、心脏超声、脑血流图、脑电图等检查,排除癫痫、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等疾患,考虑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者,则进行TTT试验。(1)动态心电图检查:每例患者记录24h,监测导联为CM1,CM3和CM5,应用回放式计算机分析系统,分析和判断患者的心律失常与晕厥的关系,(2)直立倾斜试验检查:让患者倾斜站立于60°~90°的倾斜板上15min,每分钟测血压,并连续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如诱发出晕厥或类似平时晕厥发作症状则停止试验。对未诱发出症状者,则让患者再平卧5~10min进行倾斜加异丙肾上腺素试验。结果294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中,经DCG检出心源性晕厥91例(31.0%),TTT检出VVS149例(50.6%),仍不能查明晕厥原因54例(18.4%)。结论DCG是诊断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阴性时也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DCG对未发作VVS者几乎无价值,而TTT对VVS的诊断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患者血压心率改变与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莹  江时森  赵悦敏 《江苏医药》2000,26(10):801-802
目的 评价高血压患者 2 4小时心肌缺血发作规律及其与血压 (BP)、心率 (HR)波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动态血压、心电图同步二合一监测技术。结果  15 2例患者中发现 38例 175次ST段压低 ,清晨和傍晚为发病高峰。ST段下移组收缩压 (SBP)水平明显高于无ST段下移组 (P <0 0 5 ) ,BP昼夜节律消失组较存在组发生ST段缺血性改变的构成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ST段压低时HR明显加快 (P <0 0 0 1) ,压低幅度与压低时最大HR、2 4小时平均SBP、SBP×HR呈正相关(P <0 0 0 1,P <0 0 5 )。结论 即使在无冠心病临床证据的高血压患者中 (约 2 5 % )也常有一过性心肌缺血的发生 ,与动态血压负荷增加、HR加快有关  相似文献   
4.
赵悦敏 《江苏医药》1999,25(4):298-298
心率变异(HRV)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发生紊乱,HRV变小,室颤及摔死的危险性增高。本文报告观察AMI患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后HRV的变化。资料和方法对象:均为我院近两年住院病人,AMI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47~71岁,平均608岁;用p受体阻滞剂治疗19例,未用p受体阻滞剂治疗12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45~68岁,平均61.9岁;用与未用B受体阻滞剂各10例。治疗:除常规治疗外,AMI组19例和OMI组10例,眼B受体阻滞剂阿替…  相似文献   
5.
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city,HRV)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性评估人体心脏植物性神经功能的方法。文献报道冠心病〔1〕及糖尿病〔2〕的HRV均较正常人低。为此,我们选用时域和频域方法通过6项参数指标,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及单纯糖尿病的HRV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1995年1月~1996年11月我院住院患者66例,其中糖尿病组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龄为47~74(平均59.7±10.27)岁。均经病史、体检及常规检查未发现心血管疾患。冠心病合并糖尿病31例,其中男11例,女20例,年龄为49~71(平均62.42±7.30)岁,包括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射频消融治疗142例患者Pv1-PE、R-PE 和ΔA、V-A间的关系。 方法:所有患者均经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 结果:顺传型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RT)Pv1 -PE> 75 m s,且R-PE> 75 m s,右间隔旁路Pv1 -PE= 0,R-PE> 75 m s,房内折返(ART)Pv1-PE> 75 m s,R-PE> 150 m s,且R-PE> PE-R,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Pv1-PE> 75 m s,R-PE< 70m s。 结论:食管Pv1-PE 和R-PE 对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旁路所在的不同部位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率变异(HRV)是指窦性心率在一定时间内周期性改变的现象,是反映交感-副交感神经张力及其平衡的重要指标。HRV分析有时域和频域两种方法,其中频域分析可将交感与副交感神经成分分开,因而受到广泛应用。不少学者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自主神经系统的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发室性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HRV)的相关性,以及提高HRV是否对心律失常有治疗意义。方法:对53例AMI患者进行了HRV分析。按Lown分级标准Ⅱ级以下(不含Ⅱ级)为A组,Ⅱ级或以上为B组,A组35例,B组1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检测HRV,尔后B组服阿替洛尔25-50mg/d,治疗7天后复查动态心电图及HRV。结果:B组与A组相比,HRV各参数均有降低,但仅低频带(LF)和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的差异显著,而B组用阿替洛尔治疗后HRV明显提高,且心律失常明显减少,仅31.3%(5/16)患者的Lown分级在Ⅱ级以上。结论:本研究提示AMI伴发室性心律失常者HRV降低,用阿替洛尔治疗而不加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提高HRV的同时,对多数室性心律失常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