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徐静 《四川医学》2004,25(5):535-535
声带囊肿临床上少见。我院耳鼻喉科于1993年3月至2001年2月间,应用显微支撑喉镜对84例声带囊肿进行了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鼻骨骨折的CT检查与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改善CT扫描技术以提高鼻骨骨折的CT诊断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对60例临床和CT诊断的鼻骨骨折病人和40例正常志愿者的HRCT横断位和改良冠状位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CT改良冠状位显示鼻骨孔35对,优于横断面扫描(显示20对);60例鼻骨骨折中改良冠状位扫描检出鼻骨骨折58例(96.7%),高于横断位检出(42例,70%),但鼻区并发症检出(17例)明显低于横断位(46例).结论:改良冠状位HRCT扫描可以提高鼻骨骨折检出率,结合横断位则更好,并可以提高鼻区并发症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依从性的临床干预,为提高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降低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的失访率,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回顾性调查统计本院2006年10月-2009年9月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失访率,分析讨论筛查率低、失访率高原因,并提出干预控制措施;前瞻性监测2010年10月-2012年9月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未通过听力筛查的婴幼儿失访率,比较干预前后新生儿听力筛查率、失访率变化.结果:干预前本院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为75.27%,复筛率为52.13%,失访率为82.01%,而干预后初筛率为97.14%,复筛率为91.77%,失访率为40.19%,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依从性的临床干预,可提高家属对新生儿听力筛查重要性的认识,有效提高筛查覆盖率,降低未通过听力筛查婴幼儿的失访率,有助于早诊断、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听力障碍人群与正常人群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及影响因素.方法:在乐清市3个实验点开展听力调查,并筛选出18岁以上听力障碍者162例,以90例普通听力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社会能力评定量表(RSSA)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比较听力障碍者与正常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标准分数低于正常人(P<0.01);(2)不同年龄、城乡、家庭经济状况、听力损失级别的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差异都比较明显(P<0.05).结论: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正常人,年龄、城乡、家庭经济状况、听力损失级别均是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社会参与因素对听力障碍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听力障碍人群与正常人群心理结构的不同及社会参与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WHO/PDH97.3推荐的耳聋残疾标准,用GVSLN-TC-GK2000型听觉评估仪测两耳听阈,对筛选出的154例18岁以上听力障碍者分别进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测试,并以78例普通听力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SCL-90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SSRS量表),并分析社会参与因素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 154例听力障碍者SCL-90量表总分为161.95±48.75,多项因子分值高于听力正常者(P0.01);心理问题阳性项目数为39.45±15.28,检出率为57.6%,高于对照组(P0.05);社会支持总分为36.15±5.53,低于听力正常者(P0.05)。年龄(OR=2.21,2.66)、城乡(OR=1.96,1.78)、家庭经济状况(OR=4.52,3.22)、听力残疾级别(OR=3.77,2.74)是听力障碍者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共有危险因素。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听力障碍者社会参与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P0.05)。结论听力障碍者心理健康状况比正常人差,社会参与与心理健康状况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arbecue翻滚法体位治疗对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20例HC-BPPV患者通过Barbecue翻滚法体位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1~3个循环复位治疗后,20例HC-BPPV患者中有16例眩晕消失、2例眩晕减轻、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患者在复位过程中由于眩晕明显伴恶心,不能耐受而中止治疗。对2例眩晕减轻和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者第2天再次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2~3个循环复位后眩晕消失。眩晕最终消失的19例患者随访2周均无再发;但1个月后有1例患者眩晕再发,再次采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Barbecue翻滚法体位治疗HC-BPPV效果明显,应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