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题释义: 黄韧带骨化症:是由于脊柱黄韧带发生骨向分化而形成的一种韧带骨化疾病,常导致椎管狭窄,造成脊髓受压,并产生不可逆损害,出现肢体感觉障碍,严重的将导致瘫痪。目前对黄韧带骨化病因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具体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 自噬:因外界或自身环境的改变,细胞器和胞内蛋白通过溶酶体进行分解消化并重新利用,从而达到适应外界环境、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过程,是真核细胞特有一种表现形式。 MAPK信号通路:是生物体内重要的信号转导系统之一,它可以被物理应激、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以及细胞复合物等一系列细胞外信号或刺激激活,从而参与介导细胞生长、发育、分裂以及分化等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在哺乳动物细胞中MAPK信号通路的主要信号分子包括ERK1/2、JNK以及P38等。 背景:黄韧带骨化发生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无有效的药物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目前研究发现,骨桥蛋白与自噬在成骨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在黄韧带骨化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目的:通过对骨桥蛋白和自噬在黄韧带骨化发生机制的研究,尝试找出药物治疗的潜在作用靶点。 方法:①黄韧带骨化病、胸椎骨折或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获取黄韧带,将标本分为骨化组和非骨化组,每组各取8例标本,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桥蛋白、骨钙素及自噬指标Beclin-1、LC3、P62的表达;②通过组织块贴壁法进行黄韧带细胞的分离培养,并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桥蛋白干预不同时间来构建体外黄韧带细胞骨化模型;③非骨化组黄韧带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干预后,再用100 μg/L骨桥蛋白诱导,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骨化指标碱性磷酸酶、骨钙素的表达变化;④用100 μg/L骨桥蛋白干预非骨化黄韧带细胞,并在0,15,30,60,120 min终止骨化诱导过程,应用Western blot检测MAPK信号通路中重要分子ERK1/2、JNK、P38的磷酸化情况;⑤非骨化组黄韧带细胞用ERK1/2特异的磷酸化阻滞剂U0126阻断ERK1/2通路磷酸化后,再用100 μg/L骨桥蛋白诱导,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碱性磷酸酶以及骨钙素的表达变化。 结果与结论:①骨化黄韧带和非骨化黄韧带组织骨钙素、骨桥蛋白的免疫组化均呈阳性表达;骨化黄韧带组织中Beclin-1呈阳性表达,而LC3及P62未见明显阳性结果;非黄韧带骨化组织中Beclin-1、LC3、P62均呈阳性表达;②与非骨化组比较,骨化组黄韧带细胞中碱性磷酸酶和骨钙素的表达增加;骨桥蛋白可诱导黄韧带骨化,骨桥蛋白的作用具有浓度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③自噬强弱与骨化程度呈负相关,即自噬越明显,骨化作用越弱;④骨桥蛋白能使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并具有一定的时间相关性;抑制MAPK磷酸化过程后,骨桥蛋白仍然能够诱导黄韧带细胞的骨化;⑤结果表明,黄韧带骨化发生过程中,信号通路上ERK1/2、骨桥蛋白、骨钙素、碱性磷酸酶分子的上下游关系为:ERK1/2→骨桥蛋白→骨钙素/碱性磷酸酶。 ORCID: 0000-0003-0008-9802(许国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榼藤子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形态及骨骼肌PI3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结合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二甲双胍,200 mg.kg-1)、榼藤子总皂苷低、高(25,50 mg.kg-1)剂量组。治疗3周后对各组大鼠胰腺HE染色病理切片胰岛形态、数目等进行观察比较,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葡萄糖转运子4(GLUT4)等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同模型组相比,榼藤子总皂苷各给药组胰腺组织病理切片均结构相对正常、胰泡细胞清晰可见、被膜结构完整,胰岛数目均接近于对照组;同时上述各给药组大鼠骨骼肌组织中IRS-1,PI3K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所上调,PTP-1B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有所下调。结论:榼藤子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并对骨骼肌组织中蛋白的异常表达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术后疼痛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我院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83例,均行关节镜手术。评估治疗效果、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国际通用评分(IKDC)、Lysholm评分变化。疗效差、可纳入疼痛组,优、良纳入无痛组,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IKDC评分、Lysholm评分,Logistic回归分析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总优良率为90.36%;术后1个月、3个月患者Lysholm评分、IKDC评分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术后3个月疼痛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低于无痛组(P<0.05);疼痛组病程>1年、体质量指数(BMI)≥24kg/m^(2)、混合性撕裂、术后未行肢体冷敷、滑膜切除、开始负重时间<6周比例高于无痛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病程、BMI、混合性撕裂、术后肢体冷敷、滑膜切除、开始负重时间与其术后疼痛有关(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但其术后疼痛可一定程度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术后疼痛危险因素包括病程长、BMI大、混合性撕裂、未行肢体冷敷、滑膜切除、过早开始负重,临床可根据其高危因素施以针对性干预,减轻疼痛,促进康复,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畏  赵寅 《中国卫生》2014,(2):119-119
邓超医生在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乌鸦坝村中心卫生室工作了4年,随着2013年3月,该村按照统一设计和标准新建的卫生室投入使用,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药房等5室齐全,干净整洁,让邓超感到前所未有的提气。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氧葡萄糖血清剥夺/再恢复(oxygen-glucose-serum deprivation/restoration,OGSD/R)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变化趋势,建立稳定的细胞凋亡模型,为体外模拟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提供实验工具。方法常规培养高分化PC12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进行实验。以低糖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于三气培养瓶(体积分数:95%N_2+5%CO_2,O_21%)培养12 h,然后换成高糖含血清DMEM培养基和普通培养箱继续培养,诱导PC12细胞凋亡。于复氧复糖复血清后0~6 h进行DAPI染色、CCK-8细胞活性检测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并检测相关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12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的差异。结果 DAPI染色显示,OGSD 12 h/R 1 h细胞凋亡最重,凋亡细胞核固缩,形成较多颗粒光斑,凋亡严重的细胞破裂形成碎片,核解体。CCK-8活性检测表明在OGSD 12 h/R 1 h细胞活力最低。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OGSD 12 h/R 1 h细胞凋亡率达到最大。凋亡蛋白检测结果提示在正常的PC12细胞中caspase-3、caspase-12含量极低,而在给予OGSD刺激后细胞内caspase-3、caspase-12的表达增强,复氧复糖复血清后2种凋亡蛋白表达进一步增强,caspase-12于OGSD 12 h/R 1 h时表达最强,caspase-3于OGSD 12 h/R 2 h表达最强。结论 OGSD可以诱导PC12细胞凋亡,且在复氧复糖复血清后细胞凋亡进一步加重;OGSD/R诱导PC12细胞凋亡具有时间依赖性,能有效模拟神经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关键点控制理论的集束化管理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心理状态、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86例A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n=93)和观察组(n=9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傣药海芋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浸出物、有机酸、针晶含量为指标,对浸泡时间、切片厚度、用水量3个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按10 mm厚度切片,10倍量水浸泡7 d,每日换水1次。结论:优选的工艺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估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CTDR)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7月采用CTDR治疗并获10年以上随访的31例单节段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价患者神经功能。采用影像学资料评估C2~7 Cobb角、节段活动度(ROM)、椎间盘退行性变Pfirrmann分级及异位骨化(HO)McAfee等级。记录术后神经功能恶化、脑脊液漏、HO、人工假体相关并发症、邻椎病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0 ~ 138(128.26±5.82)个月。末次随访时,C2~7 Cobb角无明显变化;VAS评分、JOA评分及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置换节段ROM较术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上、下邻近节段及非邻近节段ROM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上、下邻近节段及非邻近节段Pfirrmann分级均较术前显著进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发生HO 12例(38.71%),包括McAfee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6例;随着时间延长,HO发生率趋于稳定,但McAfee Ⅲ级比例仍持续升高。术后出现假体下沉前移2例(6.45%),置换节段ROM均轻度下降,无神经功能恶化或后凸畸形,未予外科处理。结论 CTDR在改善神经功能、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保留手术节段ROM方面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虽有HO、假体相关并发症及邻近节段退行性变发生,但并未导致邻椎病、神经功能恶化或后凸畸形,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苍耳亭对白血病细胞的抗癌作用及其机制是否与调控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类赖氨酰氧化酶1反义RNA1(LOXL1-AS1)和微小RNA(miR)-520d-5p表达有关。方法 按转染细胞分组:对照组、苍耳亭6 μmol/L组、苍耳亭20 μmol/L组、苍耳亭60 μmol/L组、si-NC组、si-LOXL1-AS1组、苍耳亭+pcDNA-LOXL1-AS1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LOXL1-AS1和miR-520d-5p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Bcl)-2和Bcl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分别转染LOXL1-AS1小干扰RNA、LOXL1-AS1过表达载体至K-562细胞中,通过CCK-8法、流式细胞术、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干扰LOXL1-AS1表达或过表达LOXL1-AS1联合苍耳亭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LOXL1-AS1和miR-520d-5p相互作用。结果 苍耳亭处理后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iR-520d-5p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Bcl-2蛋白表达、LOXL1-AS1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干扰LOXL1-AS1表达后K-56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Bax蛋白表达、miR-520d-5p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过表达LOXL1-AS1明显减弱苍耳亭处理对K-562细胞细胞增殖、凋亡以及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LOXL1-AS1与miR-520d-5p直接结合。结论 苍耳亭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LOXL1-AS1/miR-520d-5p轴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