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099篇
  免费   6815篇
  国内免费   4616篇
耳鼻咽喉   720篇
儿科学   1390篇
妇产科学   645篇
基础医学   5912篇
口腔科学   1400篇
临床医学   18057篇
内科学   10527篇
皮肤病学   1521篇
神经病学   3046篇
特种医学   49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4篇
外科学   8964篇
综合类   38916篇
预防医学   15658篇
眼科学   1537篇
药学   16217篇
  169篇
中国医学   15982篇
肿瘤学   3797篇
  2024年   844篇
  2023年   3116篇
  2022年   3389篇
  2021年   2732篇
  2020年   2632篇
  2019年   2950篇
  2018年   2910篇
  2017年   1790篇
  2016年   2375篇
  2015年   2583篇
  2014年   6950篇
  2013年   5534篇
  2012年   6263篇
  2011年   6839篇
  2010年   6712篇
  2009年   6592篇
  2008年   6336篇
  2007年   6192篇
  2006年   6054篇
  2005年   5892篇
  2004年   5630篇
  2003年   5053篇
  2002年   4316篇
  2001年   4123篇
  2000年   4330篇
  1999年   4106篇
  1998年   3696篇
  1997年   3688篇
  1996年   3597篇
  1995年   3285篇
  1994年   2948篇
  1993年   2261篇
  1992年   2099篇
  1991年   1946篇
  1990年   1773篇
  1989年   1523篇
  1988年   912篇
  1987年   872篇
  1986年   745篇
  1985年   676篇
  1984年   554篇
  1983年   555篇
  1982年   580篇
  1981年   366篇
  1980年   293篇
  1979年   202篇
  1978年   113篇
  1977年   56篇
  1965年   63篇
  1964年   5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过敏性哮喘中医证候模型相关研究文献,对阴虚证、气虚证、寒证、热证哮喘中医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标准进行归纳,认为中医理论指导下的动物证候模型基本符合中医辨治特点,可为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但其致病因素、病因病机与发病转归等与临床实际仍存在差异,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消通益方联合常规西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PCI术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消通益方,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3%(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3%(P<0.05)。2组患者治疗后ST段及T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hs-CRP逐渐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7、14、30d时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消通益方联合西药治疗PCI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疗效显著,可通过降低hs-CRP水平来降低PCI术后炎症因子从而稳定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面肌痉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异常肌反应(AMR)的变化特点与术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MVD术中采用AMR全程定量化监测患者的AMR变化特点,减压操作前AMR阈值较基础阈值升高≥1倍为A1组、1倍为A2组,手术结束时AMR完全消失为B1组、未消失为B2组,B2组中AMR阈值较基础阈值升高≥1倍为B2a组、1倍为B2b组,对各组的术后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1组21例中,19例立即治愈,1例延迟治愈,1例未愈; A2组52例中,35例立即治愈,9例延迟治愈,8例未愈。A1组较A2组疗效好(P=0. 046)。B1组50例中,42例立即治愈,5例延迟治愈,3例未愈; B2组23例中,12例立即治愈,5例延迟治愈,6例未愈。B1组较B2组疗效好(P=0. 003)。B2 a组的治愈比例较B2 b组高(分别为14/16、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5)。结论 AMR在术中的变化特点对术者有重要参考意义,AMR在减压前升高、在手术结束时完全消失、未消失但升高较基础阈值≥1倍者术后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颈椎病患者上下终板弧形高度、椎间隙高度与椎间隙后骨赘的影像学测量,研究其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颈椎病手术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年龄30~72岁,平均52岁,女60例,年龄37~79岁,平均54岁。其中C2,3 6例,C3,4 15例,C4,5 32例,C5,6 42例,C6,7 13例。术前及术后摄颈椎X线片,利用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调阅影像,测量椎间隙的下上终板弧形高度(L1,L2),椎间隙高度(L3)及后方骨赘的宽度(L4)。利用Spearman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1与L4对比(r=-0.34,P<0.05),L3与L4对比(r=-0.36,P<0.05),存在负相关。L1与L3对比(r=0.38,P<0.05),L2与L3对比(r=0.48,P<0.05),存在正相关。L1与L2对比(P>0.05),L2与L4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终板弧形高度与椎间隙后缘骨赘宽度呈负相关,通过其测量可明确颈椎退变程度,对颈椎病的早期防治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固本益气方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5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益气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随访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GF水平及卡洛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KP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KPS评分和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及IL-17、TNF-α、H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固本益气方辅助同步放化疗用于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残存肿瘤缩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下调IL-17、TNF-α及H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并有助于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以肾功能损伤、蛋白尿、水肿为主要表现,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改善DN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药在早期DN治疗中显现出良好前景,其中中药方剂——益气养阴活血方具有滋阴补肾、益气活血之功效,是临床治疗早期DN的常用方剂。此外,有研究[1]表明,中药联合穴位敷贴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肾功能改善,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故本研究将益气养阴活血方与穴位敷贴联合应用于早期DN,旨在研究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高、低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8 741例经病理学证实为食管鳞癌患者的资料,其中,高发区患者23 273例(60.1%),低发区15 468例(39.9%)。所有患者均行食管癌根治术。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生存曲线并用Log rank进行检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法分析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结果 低发区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低发区诊断年龄≥50岁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高发区(P<0.001)。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的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患者(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低发区、性别、确诊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肿瘤家族史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发区食管鳞癌患者整体生存优于低发区;低发区是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中医药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在医药行业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新形势下,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是中药工业需要加快突破的关键领域之一。对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领域在工艺设计、分析检测、过程建模、制造装备等方面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解析,综述了中药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中工艺过程理解、生产过程实时分析方法开发、过程控制策略建立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企业研究实践,介绍了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 D)、过程分析技术(process analytical technology,PAT)、实验设计(design of experiment,DOE)、多变量统计分析等关键技术在上述3个研究方向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实际工业应用的难点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旨在为中药企业应用和提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