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其发生率占重度颅脑损伤的4%~6%[1],国内文献[2]报道合并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达30%~50%.我院1996年3月~2000年3月收治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50例(GCS≤8分),采用甲氰咪胍持续性静脉点滴等疗法,预防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现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室内出血(IVH)是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虽然发病率低,但病势危重;既往传统内科治疗,病死率高.根据Graeb评分标准,中、重度IVH病死率高达60%~90%[1].我们自1994年3月至2000年5月采用脑室外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脑室内出血28例,疗效满意,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软通道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5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经验体会。方法对56例患者根据脑出血后意识状况,分级在Ⅱ~Ⅳ级,出血量>30ml,出血部位深在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选择不同时机进行软通道穿刺,抽吸部分血肿,术后辅助于尿激酶灌注,进行血肿腔引流。结果高血压脑出血56例患者,术后CT复查均提示血肿排空满意,局部脑结构恢复良好。大部分预后良好,其中ADL分级法Ⅰ级15例(26.8%),Ⅱ级20(35.7%),Ⅲ级11例(19.6%),Ⅳ级4例(7.1%),Ⅴ级6例(10.7%)。结论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操作简便,反应轻,手术效果好,术后康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2013-08在我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155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后26例患者再次出血,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查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26例患者再次出血,发生率为16.7%。单因素分析提示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收缩压、术后舒张压、手术方式、凝血功能、术后躁动与术后再出血有关(P〈0.05)。术后舒张压超过120mmHg、术后收缩压超过200mmHg、发病至手术时间低于6h、术前凝血功能异常、躁动是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而微创引流并不是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与手术时机、术后血压控制、凝血功能等有关,与微创或开颅手术方式无关,注意危险因素,从而降低再出血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分析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组和二维钛网组的总手术时间、钛网安装时间、钛钉使用数量、修补后容貌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数字化三维成形组的总手术时间、安装钛网时间及钛钉使用数量明显低于二维钛网组,塑形后头部容貌更接近缺损前状态。结论数字化成形三维钛网修补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钛钉使用数量少、塑形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运用环钻在颅内血肿微创手术中应用与效果.方法 本组选择45例额部颅内血肿患者,血肿量在30~50ml.42例有头部外伤史后的外伤性,3例为自发性血肿.根据CT模拟定位,采用环钻微创手术清除血肿.结果 应用环钻微创手术治疗明显缩短手术时间,环钻微创手术切口小、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额部多采用沿额纹切口,术后切口外观佳.结论 应用环钻微创手术所需要时间短、失血少、创伤小,术后外观皮肤切口美观、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颅表定位器定位和环钻开颅清除硬膜外血肿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7月-2000年6月,本科对硬膜外血肿患者行CT扫描时,以颅表定位器行血肿定位,绘出血肿的颅表投影,再行环钻开颅清除硬膜外肿18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