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赵军年 《中医药学刊》2005,23(3):497-497,500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目前随着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学者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今后在慢性乙肝的基础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通过现代医学实验室与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补充和丰富传统中医辨证,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医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赵军年 《中医研究》2006,19(2):54-56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客观化的研究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学者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今后在慢性乙肝的中医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通过现代医学实验室与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补充和丰富传统中医辨证,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老年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及微核率的变化,并对两者间关系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老年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明显下降,而平均微核率显著升高,两者间相关系数为-0.5617,提示提高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可改变机体免疫功能及减少微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老年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及微核率的变化,并对两者间关系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老年人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明显下降,而平均微核率显著升高,两者间相关系数为-0.5617,提示提高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水平可改变机体免疫功能及减少微核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目前随着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的不断进步,国内外学者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肝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今后在慢性乙肝的基础研究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入,通过现代医学实验室与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补充和丰富传统中医辨证,从而更好的促进中医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学者和临床医生对慢性乙肝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肝组织纤维化发展到肝硬化失代偿期时,常伴有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周围血细胞计数下降、腹水等,临床容易诊断。可是临床患者一旦达到肝硬化,其病理改变往往是不可逆性的。  相似文献   
7.
温病卫分证活血化瘀疗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卫分证病机的传统认识,卫分证血瘀病机的分析以及温病卫分症应用活血化瘀的理论探讨,认为温病卫分证的治疗在辛凉解表的同时配合理气活血化瘀有利于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但该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只是在病理生理学层次,无可靠的定性定量指标,用药上未有明确的规律总结,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期研究结果表明,在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昏迷、休克、急性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应激状态下,内源性阿片肽主要是β内啡肽(βEP)释放增加,参与了各种应激性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纳洛酮是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阻断和逆转内源性阿片肽的毒性作用。1近年来纳洛酮在急诊危重症治疗中的应用1.1急性颅脑损伤缪建平等[1]报道,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前者在颅脑损伤后12h以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再给予纳洛酮12~16mg,静脉滴注,24h维持,连续3d后剂量改为4.8mg,连续7d,10d为1个疗程。根据GC…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合成了一系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neinhibitors,ACEI),ACEI属于血管扩张药,如卡托普利(captopril),依那普利(enalapril),雷米普利(minipril),赖诺普利(lyinopril)及培哚普利(perindopra)等。它们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对心功能不全及缺血性心脏病等也有良效。然而ACEI药物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以及缓解症状较为缓慢,不良反应有低血压、肾功能下降、呛咳等,极大地影响了,ACEI在临床的使用。本文通过对ACEI双系统保护作用机制的理论探讨,希望医务工作者能够重视ACEI在临床的使用,并且进一步更好地致力于ACEI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清热祛湿益肾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清热祛湿益肾方治疗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的疗效,选择64例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检测ALT、AST、TBIL、IL4、TNF-α、IgG、IgM、病原学指标等,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结果表明清热祛湿益肾方能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ALT、AST、TBIL和IL4、TNF-α、IgG水平(P〈0.01),且疗效优于清热祛湿方。提示慢性乙肝湿热蕴脾证与脾肾阳虚、湿热蕴蒸有密切关系;清热祛湿益肾方能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减轻肝脏的炎症程度,故临床治疗应重视清热祛湿与补益肾阳并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