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TACE联合索拉非尼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其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收治的120例中晚期PLC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各60例),其中研究组(采用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和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8.33%)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皮肤反应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肝功能异常及白细胞下降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Child pugh分级、甲胎蛋白、肿瘤血管侵犯、口服索拉非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肿瘤平均直径及谷丙转氨酶均对中晚期PLC患者的总生存率有影响(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AFP400 ng/mL、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1.77及肿瘤平均直径5 cm是中晚期PLC患者治疗后影响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TACE联合索拉非尼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同时发现术前AFP400 ng/mL、肿瘤平均直径5 cm及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1.77是中晚期PLC患者治疗后影响预后效果的危险因素,因此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加强对高危患者的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浅析奥美拉唑并阿托品联合治疗急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胃炎患者,分成试验组(n=43)和对照组(n=43),试验组接受奥美拉唑并阿托品联合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状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5%明显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高;治疗后的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并阿托品联合治疗急性胃炎可显著缓解病情,安全性高,可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吗丁啉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1/2、F、△A/A、MI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吗丁啉联合阿米替林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病率为14.81%;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2)随着病程的延长,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3)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生率与发病年龄、慢性肝炎临床分型及有无消化性溃疡症状无关;而于性别、病程长短等有关。结论慢性肝炎与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关系,对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双抗体夹心法,对食管癌及其良性对照组织标本中EGFR的含量和血清中sIL-2R水平进行检测,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在良性对照组中,EGFR的表达率及sIL-2R水平显著低于食管癌组(P<0.01)。②EGFR表达及sIL-2R水平与患者的性别、病变部位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结论 EGFR和sIL-2R水平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预测淋巴结转移的趋势和预后评估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单腔深静脉导管置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囊肿疗效。方法我院自2004年以来收治35例肝囊肿患者,其中单发囊肿28例,多发囊肿7例,均在B超引导下单腔深静脉导管置入肝囊肿,抽尽囊液后注入适量无水酒精进行硬化治疗。结果 35例患者均在B超引导下单腔深静脉导管置入肝囊肿,操作成功率100%,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后随访0.5~2年,无效1例(2.9%),肝囊肿缩小1/3为4例(11.4%),肝囊肿缩小1/3~2/3为13例(37%),肝囊肿基本消失或消失17例(48.6%),总有效率97.1%。结论在B超引导下肝囊肿单腔深静脉导管置入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定位准确,疗效好,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病率为14.81%;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2)随着病程的延长,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3)慢性肝炎合并消化性溃疡者的发生率与发病年龄、慢性肝炎临床分型及有无消化性溃疡症状无关;而于性别、病程长短等有关。结论慢性肝炎与消化性溃疡有一定的关系,对临床治疗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制α-catulin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胃癌细胞SGC-7901,根据转染物不同将细胞分为siRNA-α-catulin组、siRNA- 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 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α-catulin、N- 钙粘蛋白(N-cadherin)、E- 钙粘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结果siRNA-α-catulin组细胞24、48、72及96 h时吸光度A值均低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iRNA-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α-catulin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siRNA- 对照序列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α-catulin 组细胞中α-catulin、N-cadherin及Vimentin 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而E-cadherin 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特异性沉默人胃癌细胞SGC-7901 中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上皮- 间质转化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