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现状来分析我国医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变化,并根据其特点提出能有效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指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出的具有可塑性、多能性的细胞群;ADSCs归巢是指干细胞在脉管系统中定向迁移到靶向组织.利用ADSCs的归巢作为治疗手段是再生医学领域的新方向.现对目前ADSCs的归巢及其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和病理学的影响及其对瘢痕的作用机制[1],为临床整形美容外科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术进行观察、分析,以研究细胞因子bF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2].结果 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以及MTT测定结果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加入细胞因子bFGF后,显示均对细胞起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细胞因子bFGF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3],这在创伤愈合的早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过量的应用bFGF可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形成[4].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探讨细胞因子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EGF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瘢痕提供分子学水平及病理学水平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测定、流式细胞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分析细胞因子EG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倒置显微镜、流式细胞术以及MTT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测定结果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加入细胞因子EGF后,体外培养的瘢痕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均明显增殖,且凋亡水平降低,显示EGF对成纤维细胞起着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细胞因子EGF对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趋势与增殖活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刺激了胶原纤维的合成、增生和沉积.因此,EGF可促进创伤的早期修复,但EGF的过量应用有可能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核心蛋白多糖的表达、含量,及其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瘢痕疙瘩、正常瘢痕以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活性及凋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对核心蛋白多糖以及β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mRN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形态不规则、排列紊乱,线粒体增多,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囊,细胞核常染色质丰富,表明其合成蛋白的功能活跃;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核心蛋白多糖mRNA含量较正常瘢痕或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降低,而TGF-β1 mRNA表达则较正常皮肤及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升高.结论 核心蛋白多糖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内含量较正常皮肤明显减少,提示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合成的抑制作用随之减弱,同时使TGF-β1表达上调,导致成纤维细胞的大量增生、迁移,合成过量胶原.表明核心蛋白多糖是抑制瘢痕疙瘩形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面部除皱切口减少面部瘢痕,胸锁乳突肌瓣修复面部凹陷的临床应用,为修复腮腺全叶切除术后的面部轮廓缺陷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挑选53例术前初步诊断为腮腺良性病变的患者,选择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口,解剖面神经并切除腮腺全叶后,以胸锁乳突肌上端为蒂部,以乳突尖下1.5~2cm处为肌瓣旋转轴点,根据缺损大小切取肌瓣,向前旋转,远端缝合至咬肌,以填充修复缺损,分层缝合腮腺咬肌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结果:53例患者术后面部瘢痕不明显,左右面部基本对称,患者均对面部轮廓外形满意。结论:在腮腺全叶切除术中采用面部除皱切口有瘢痕隐蔽,不影响面部美观的临床作用;胸锁乳突肌瓣血供丰富,易于成活,切取及转移方便,为自体组织,无排异反应,是腮腺全叶切除术后修复面部轮廓外形的理想组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actor,EGF)对云南高海拔地区敏感性肌肤的修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03月至2021年09月收集采样100例20岁至60岁云南籍皮肤敏感的女性受试者伴有发红、瘙痒、红血丝、色斑、毛孔粗大等症状。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1组(25例),实验2组(25例),实验3组(25例),4组均使用德玛莎1代电子注射仪进行常规14 mg/mL的非交联透明质酸钠2 mL真皮层全脸注射,每30 d注射1次,连续注射5次,实验1组每次注射添加10 000 UEGF溶液,实验2组每次注射添加5 000 UEGF溶液,实验3组添加2 500单位EGF溶液。注射前使用VISIA皮肤检测仪进行数据分析并分别记录4组注射前,1次注射后、2次注射后、3次注射后、4次注射后、5次注射后的受试者皮肤敏感自评数据、医生客观评分数据及VISIA红区特征计数数据。收集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照前后皮肤质地,肤色,毛孔改善情况。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BBS来华留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中外学生互动,提高留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能力的转化,并实现中国学生专业英语和师资水平的提升,以及留学生教学效果的提升。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三病区实习的MBBS留学生、中国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各17人作为研究组,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其他病区实习的MBBS留学生及中国实习生各17人作为对照组,通过出科考核以及调查问卷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教学效果以及留学生交流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留学生试验组出科考成绩统计值0.865,对照组出科考成绩0.872;留学生试验组调查问卷满意度得分17.62,对照组得分8.95;中国学生试验组心内科专业英语考核成绩均值为17.90,对照组考核成绩均值为1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实习中通过中外学生互动的方式,能提高来华留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MBBS临床实习的教学效果,提高基础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在我国当代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育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效率,但只有通过改革来实现PBL教学模式的中国化,这一模式才能在我国真正实行。  相似文献   
10.
例1 男,59岁,因左腮腺区渐增性包块伴疼痛6月余入院.疼痛为持续性,火灼感,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腮腺脓肿,抗感染治疗,湿敷中草药1月余,症状未缓解.人我院10 d前包块迅速增大,疼痛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