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科接收的转诊患者中脓毒症(sepsis)患者占有一定比例[1-2],脓毒症的确诊最好有病原学结果,但由于多种原因,患者在转出医院常无病原学结果,导致接受医院患者是由何种原因所致的脓毒症诊断困难,治疗上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临床经验.关于脓毒症的病原谱在住院部或ICU患者中研究较多,而针对急诊转诊患者的相关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还相对缺乏.笔者回顾性地对急诊转诊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对其病原学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正常情况下,肱二头肌起端有两个头,长头以肌腱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头在臂的前下部合并成一个肌腹,向下移行为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其主要作用:屈肘关节,并为前臂强有力的旋后肌,同时可使肩关节屈曲、内收和外展.我们在解剖一具国人成年男尸左上肢时,发现肱二头肌出现第三个头(以下称"副头")并伴有肌皮神经异常.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和目标温度控制(TTM)联合策略对心跳骤停后成功复苏大鼠的微血栓广泛形成的抑制效应.方法 采用经食道交流电致颤方式,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B组,n=14),另将56只成功复苏的恢复自主循环(ROSC)大鼠随机分为4组:ROSC对照组(R组,n=14)、PGE1干预组(P组,n=14)、TTM干预组(T组,n=14)和PGE1/TTM联合干预组(PT组,n=14).分别在0.5、4、8h3个时间点,对每组5只大鼠进行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栓调节蛋白(TM)和D-dimer的ELISA检测.每个时间点,每组处死3只大鼠,进行心肌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 mRNA的PCR检测.实验结束时,对每组处死的大鼠进行心肌组织V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荧光双染.结果 PGE1、TTM及其联合干预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心肌组织微血栓的形成,缓解微血管内皮细胞VE-cadherin蛋白的破坏,并在复苏后0.5h有效抑制VE-cadherin mRNA表达水平的上升(P<0.05),且以PT组更为明显.3种干预方式都能减缓复苏后血浆TM和D-dimer水平的陡然上升(P<0.05),且联合干预措施较单独干预措施的抑制效应更加突出(P<0.05).结论 PGE1和TTM能够通过不同的抗凝途径和内皮细胞保护效应来改善微血管内血栓的广泛形成,且二者联合治疗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目标温度控制(TTM)、前列腺素E1(PGE1)及两者联合干预措施对心跳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大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存在保护作用。 方法 经食道交流电致颤建立ROSC大鼠模型。设立假手术组、ROSC组、PGE1组、TTM组和PGE1/ TTM联合干预组。采用HE染色检测脑组织细胞肿胀及微血栓形成情况。脑组织进行CD34/TUNEL荧光双染和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素(V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荧光双染,比较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脑组织匀浆中VE-cadherin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TTM、PGE1及其联合干预措施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脑组织水肿,减少微血栓的形成以及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缓解脑微血管内皮细胞VE-cadherin蛋白的破坏,且以联合干预组更为显著。3种干预措施可有效抑制脑组织中VE-cadherin mRNA(0.5 h)和VCAM-1 mRNA(4 h和8 h)表达水平的上升(P<0.05)。结论 TTM和PGE1均对ROSC大鼠的脑微血管内皮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不同程度保护能力,且两者的联合干预效果较单独干预强。  相似文献   
5.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包括人工通气、胸外按压、体外电除颤等,是对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重要手段。在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中欧洲复苏委员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均强调了在其实施高质量的胸外按压能有效提高CPR的成功几率。呼气末二氧化碳(pressure of end tidal carbon dioxide,PETCO_2)与CPR期间心肌血流量和心排血量有密切的关系,能预测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胸阻抗(transthoracic impedance,TTI)信号及PETCO_2监测在心肺复苏质量监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综述,以期为临床实施高质量CPR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
8.
周路明  赖世超  胡海  曹钰 《华西医学》2012,(9):1319-1321
目的探讨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PPI)缓解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时效性研究。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急诊科就诊的98例急性乙醇中毒后胃黏膜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治疗组48例。常规给予休息、保暖,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维持循环功能等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H2受体拮抗剂治疗,治疗组给予PPI治疗。通过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体征,记录不同饮酒及饮酒量,并根据患者就诊时间及不同饮酒组治疗后上消化道症状完全缓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上消化道症状缓解所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饮酒组上消化道症状缓解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PPI在缓解急性乙醇中毒所致胃黏膜损伤的时效上更明显,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sRAGE)在小儿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108例脓毒症患儿,分为脓毒症组(n=65)、严重脓毒症组(n=26)及脓毒性休克组(n=17);选取3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组.比较各组血浆sRAGE和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pediatric risk of mortality Ⅲ,PRISM III)评分.分析血浆sRASE水平在小儿脓毒症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结果 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及脓毒性休克组患儿sRAG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增加,患儿血浆sRAGE水平及PRISM III评分显著增高(P<0.05).脓毒症患儿血浆sRAGE水平与PRISM III评分存在正相关(r=0.302,P=0.016).死亡组患儿血浆sRAGE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血浆sRAGE预测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的最佳阈值为827.0 pg/mL,AUC=0.759(95% CI 0.579~0.938,SE=0.091,P=0.0033),灵敏度为0.512,特异性为0.923.血浆sRAGE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最佳阈值为845.0 pg/mL,AUC=0.801(95%CI 0.624~0.978,SE=0.090,P=0.0013),灵敏度为71.4%,特异性为89.7%.结论 脓毒症患儿血浆sRAGE水平明显增高,且其水平与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赖世超  曹钰  魏家富 《西部医学》2017,29(12):1662-1667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右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Springer等外文主要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万方等中文数据库,收集有关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右心衰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研究。应用Rev.Man 5.2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绘制森林图。对于计量资料选用标准化均数差值(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作为效应量。结果 获得符合标准的研究文献11篇,共43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三尖瓣环平面收缩期偏移(TAPSE)、收缩期肺动脉压(sPAP)、射血分数(EF)和肺血管阻力(PVR)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P<0.05)。结论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右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但由于纳入研究数较少,其长期疗效尚不明确,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两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