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去白细胞输血对急性白血病患者炎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2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8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给予对照组普通成分输血,给予观察组去白细胞输血。对比两组患者输血前后炎症和免疫指标水平。结果将输血前、输血后第1天、输血后第3天分别定义为T_0、T_1和T_2。T_0时两组各炎症及免疫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1时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T_0时升高,T_2时均较T_1时下降,T_2时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_1时两组CD4~+、CD4~+/CD8~+细胞水平均较T_0时下降,CD8~+细胞水平均较T_0时升高,T_2时CD4~+、CD4~+/CD8~+细胞水平均较T_1时升高,CD8~+细胞水平均较T_1时下降,T_2时观察组CD4~+、CD4~+/CD8~+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急性白血病患者输血治疗中采用去白细胞技术,可有效减轻免疫抑制及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强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输血患者500例,将2017年1~12月收治的患者25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1~12月收治的患者25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输血检验质量管理,观察组加强输血检查的质量控制工作,比较两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输血检验质量控制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使输血安全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的HBV–DNA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160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实施荧光定量PCR对患者的HBV–DNA水平进行检测,观察并分析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含量的关系,乙型肝炎肝硬化与HBV–DNA之间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组患者HBV–DNA阳性率(73.33 %)高于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阳性组(63.16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阳性组(67.8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60例乙型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别为132例和28例,132例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HBV–DNA阳性111例(84.09 %),2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检出HBV–DNA阳性18例(64.29 %),乙型肝炎患者中检出HBV–DNA阳性率较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检出HBV–DNA阳性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DNA是HBV感染的特异性标志物,在行常规血清标志物检测的过程中,如其检测效果欠佳,则可配合实施HBV–DNA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