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 (mAlb) /尿肌酐 (Cr)比值在高血压患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 5 9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尿mAlb及Cr,计算mAlb/Cr比值 ,并与 6 4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高血压患者尿mAlb及mAlb/Cr明显高于正常人 (P <0 .0 1)。mAlb/Cr比值能正确反应机体尿mAlb的排  相似文献   
2.
徐强  贾保林 《武警医学》2005,16(2):149-149
恶性肿瘤属高黏综合征[1] ,血浆黏度的增高主要是由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所致 ,而纤维蛋白原增高又将促使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进而造成全血黏度增高。临床上各种原因均可影响其血液流变学变化[2 ] 。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 ,基层常采用连硬麻醉 ,应激反应强。临床表现为患者烦躁、肢动、血压升高、心率明显增快 ,可导致儿茶酚胺释放与血小板凝集[3 ] ,且常伴有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 ,严重影响手术进行。本文主要对比观察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前后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观察。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择期消化道…  相似文献   
3.
血清ALT活性参考区间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EC 2 6 ,1 2 )活性是评价肝细胞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探讨分析ALT活性参考区间的再评价。方法 选择HBsAg ,Anti HCV标志物均为阴性的 2 84 9名健康人和献血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监测技术对全部 2 84 9名研究对象进行了血清ALT活性测定 ,又在其中随机选取 6 85名进行了赖氏法测定ALT活性。结果 血清ALT的测定值在各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异 ;男性明显高于女性 ,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连续监测法 :P <0 .0 0 1;赖氏法 :P <0 .0 5或P <0 .2 0 )。 2 84 9名ALT连续监测法测定值的第百分之 95位点为 5 3.4 9U/L ,第百分之 99位点为 6 6 .5 9U/L ;随机选取的 6 85名ALT赖氏法测定值第百分之 95位点为 2 4 96单位 ,第百分之 99位点为38 89单位。结论 参照赖氏法参考区间 ,ALT连续监测法参考区间上限应该为 5 3 4 9U/L。  相似文献   
4.
驻新疆武警某部战士患病率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常见病、多发病与执勤训练之间关系,为部队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包含有呼吸道、消化道常见病,皮肤病,常见训练软组织伤,过敏性鼻炎等内容调查表。在某部随机挑选3861名男性官兵,分新兵组(入伍1年)1461人,老兵组(入伍2年以上)2251人,干部组149人,采用样本对照研究方法,所有数据用primer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比较组间患病率差异,以P〈0.05为显著差异。【结果】普通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胃胀不适、腹泻,新兵(入伍1年)与老兵(入伍2年以上)有显著差异(P〈0.05);毛囊炎、疣、腰部、上、下肢软组织伤、下肢静脉曲张老兵发病率明显高于新兵(P〈0.05);干部患过敏性鼻炎明显高于战士(P〈0.05)。战士易患普通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胃胀不适、腹泻与部队驻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存在一定关系,毛囊炎、疣、腰部、上、下肢软组织伤、下肢静脉曲张与训练执勤强度成正相关,并可造成部队非战斗减员。【结论】根据部队训练执勤任务,生活环境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可降低疾病发生率,避免传染流行。  相似文献   
5.
136例Ⅳ型胶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Ⅳ型胶原测定在肝脏疾病、糖尿病、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了 10 6例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Ⅳ型胶原水平。结果 肝脏疾病组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Ⅱ型糖尿病患者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Ⅳ型胶原可作为慢性肝病纤维化程度、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及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检测和胶体金法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1],为乙肝的检测和防治提供科学的病原学依据。方法:选取521例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联合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进行比较。结果: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两对半结果同胶体金法比较灵敏度较高特异性稍差。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5项标志物,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方法优于胶体金法,可作为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1病例资料:患者男,汉族,53岁。体检X线片偶尔发现四肢、骨盆肌肉内多发散在米粒样大小的钙化样小结节,无发热、疼痛等其他不适感。体检:全身发育良好,四肢活动正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正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