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本文报道连续五年应用国产抗病毒药聚肌胞治疗早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通过逐年观察结果表明,聚肌胞对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治疗作用稳定,具有退热快(平均30.81小时,对照为52.41小时),尿蛋白消失早(平均3.83天,对照为5.37天),安全越休克期率高(P均<0.01)。另外还有迅速提高患者细胞免疫水平和减少循环免疫复合物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 补体是存在于人或动物正常血清中具有酶活性的蛋白成分,是构成炎症反应的基础,是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重要因素,是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枢纽环节。在自然状态下的补体成分不具有生物活性,但在体内的一定条件下可能经过二种途径依次激活各组成成分。补体C_3是这两条活化途径中的焦点,在补  相似文献   
3.
<正> 1971年国产聚肌胞(Poly l:C)试制成功,并投入临床应用,对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已有报道。我们自1982年初至1983年7月应用天津生化制药厂生产的聚肌胞注射液治疗40例HBsAg 阳性慢性肝炎,重点观察HBsAg 和抗-HBc 的滴度变化以及HBeAg 的变化,并与25例同类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抗病毒效果。研究对象治疗组:40例均为我院肝炎随访门诊患者,按1978年全国肝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选择肝功能异常病程超过1年以上的HBsAg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报道我室1981—1983年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48例病毒性肝炎血清抗HBc 的情况,并观察434例阳性血清滴度变化以探讨其临床意义。资料来源与方法一、检测对象根据全国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对548例不同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抗HBc 及HBsAg 的检测,其中急黄肝(简称急肝)155例、慢迁肝248例、慢活肝118例、暴肝8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方面取得一定进展,重视了病毒和人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认识到细胞免疫及免疫功能失调对肝炎发病有着重要意义。1977年以来我们应用E一玫瑰花结形成试验(E—RFT)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T),观察了各型肝炎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状况。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1997年7月至1998年4月,采用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1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病例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肝炎防治方案的诊断标准。男性38例,女性13例;年龄18~60岁,平均35.5岁。病程1.5~13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花生凝集素(PNA)修饰长春花碱隐形阳离子脂质体的处方。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花生凝集素修饰长春花碱隐形阳离子脂质体;以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指标,考察卵磷脂与3β-[N-(N',N'-二甲基胺乙基)胺基甲酰胺基]胆固醇(EPC/DC-Chol)摩尔比、卵磷脂与聚乙二醇-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EPC/ PEG2000-DSPE)摩尔比、花生凝集素(PNA)质量百分比3个因素对考察指标的影响,并对各个因素进行二项式拟合,通过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优选最佳处方。结果:优选出的处方为EPC/DC-Chol 摩尔比为1.5:1、EPC/ PEG2000-DSPE摩尔比20:1、PNA质量百分比为0.1%。按照优化后的处方所制备脂质体的Zeta电位稳定、粒径分布均匀。结论:该方法应用简便、预测性好,制备的PNA修饰长春花碱隐形阳离子脂质体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头孢哌酮舒巴坦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的联合制剂,通过舒巴坦不可逆地灭活β-内酰胺酶,克服细菌的耐药性,从而加强了头孢哌酮的抗菌活性[1],其抗菌谱与头孢哌酮相似。当前随着细菌耐药的增加,加酶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临床应用亦非常广泛,该药临床报道过敏反应偶见,轻者表现为局部或周身荨麻疹,重者可出现呼吸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是常见急性传染病之一。本文报道我院1983~1987年收治的110例(小儿50例,成人60例)流脑,在抗菌治疗基础上,采用脱水治疗,提示重视早期脱水治疗对降低该病病死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调查结果表明,本次白喉罹患率为59.0‰,死亡率2.4‰,病死率4.0%。25例患者在秋末发病;全部为18~40岁的男性青年,平均年龄28岁。本文着重指出,必须根据白喉患者的临床特点、血清学及流行病学等资料,确定诊断和鉴别诊断。要体现“三早”原则。建议重新修订白喉的诊断标准。今后除了继续开展白喉的预防接种、计划免疫工作外,疾病监测、人群易感性及白喉带菌者调查是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