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蒋黎黎  贺晓伟  谢伟英 《新中医》2023,55(8):190-192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10例,按单双数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予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予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比较2组胃肠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指标嗳气减少、腹胀减轻、腹部隐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6.36%,对照组72.73%,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相较于单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可明显缩短改善嗳气、腹胀、腹部隐痛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24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结24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效果。结果 244例均以阵发性哭闹(或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确诊和整复治疗,成功达210例(85.3%)。结论 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7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改良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手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体会。方法对76例首诊病例及再次手术病例采用改良Snodgrass手术,成形的新尿道以8~10#胃管作为支架管,然后以包皮筋膜瓣或阴囊肉膜瓣覆盖新尿道,术后10~12天拔除支架管。结果成功65例(85.5%),5例尿道狭窄,予以尿道扩张后痊愈,6例尿瘘,予以行二期尿瘘修补术痊愈。结论改良Snodgrass手术适用于尿道板发育好,轻度或中度阴茎下弯,通过松解阴茎腹侧纤维组织或背侧白膜折叠等可以矫直的尿道下裂病例,以及残余尿道板条件好的二次手术病例,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10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经验。方法对100例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5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36例,慢性阑尾炎12例。采用脐凹下缘穿置5mm trocar置入腹腔镜,于左上及左下腹穿置trocar作为操作孔,超声刀凝切阑尾系膜,可吸收线圈于阑尾根部双重套扎,超声刀切除阑尾并凝固残端黏膜,完成手术。结果10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0~50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平均住院3天,无切口感染、切口疝、腹腔残余感染、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LA疼痛轻、恢复快、瘢痕小、并发肠粘连少、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247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治疗及效果。结果244例均以阵发性哭闹(或腹痛)、呕吐、血便和腹部包块为主要症状,X线透视下行空气灌肠确诊和整复治疗,成功达210例(85.3%)。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早期诊断和治疗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6.
高晓芸  徐迪  贺晓伟  邱宏 《重庆医学》2015,(14):1974-1976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 PJO )导致的小儿重度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UPJO所致的重度肾积水患儿104例,患儿术前行B超、CT 泌尿系成像(CTU)和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 RU )检测确诊。在告知手术风险基础上患儿监护人自主选择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A组65例行开放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和B组39例行小切口(3 cm )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以术中病理为标准,分析诊断方法准确性;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儿住院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手术安全性;对患儿进行术后复查,统计患儿肾积水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病理显示104例患儿均为U PJO所致的小儿重度肾积水,影像学诊断准确率100%;两组患儿手术成功率100%。与A组比较, B组患儿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减少(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和平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儿术后伤口感染、术后漏尿及腹膜后血肿的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肾积水和肾脏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CTU、MRU是有效简便的UPJO所致小儿重度肾积水影像学诊断方法,小切口肾盂输尿管离断成形术具有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和降低患儿住院时间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方法及其价值。方法先天性腹腔型隐睾33例(36侧),左侧13例,右侧17例,双侧3例,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33例手术均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平均时间35 min,住院时间3~4 d,术后一般效果满意。结论腹腔镜下腹腔型隐睾下降固定手术可行、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腔镜对腹腔型隐睾治疗方面均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幼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UPJ梗阻采用小切口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术中置双J管内引流,术后留置导尿5~7天,3个月拔除双J管,3~6个月复查。结果患儿症状消失,患肾积水明显好转,吻合口通畅,手术均获成功。结论经小切口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是治疗小儿UPJ梗阻的有效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新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我院采用经肛门Soave Ⅰ期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22例,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排便情况.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切除病变肠营长度15~40 cm,平均23 cm;手术时间9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约10~50 ml.全组无死亡,无术中严重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少.术后1例出现污粪,2个月后污粪自行消失;1例出现腹胀,放置肛管后腹胀缓解,经低压回流灌肠1周治愈;1例出现便秘,经扩肛治疗3个月后痊愈.随访3~36个月,所有患儿排便1~3次/d.结论 经肛门Soave Ⅰ期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护理方便,无手术疤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儿急性肠套叠132例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与患儿预后相关,延误治疗可致肠穿孔、肠坏死而危及生命。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132例小儿急性肠套叠病例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2例中,男性90例,女性42例;年龄2个月~5岁,其中92例<1岁(70·0%),38例1~2岁(22·7%),2例>3岁。临床表现:阵发性哭闹或间歇性腹痛105例(79·5%),呕吐91例(68·9%),果酱样血便64例(48·5%),腹部包块80例(60·6%)。X线早期多正常,后渐出现肠梗阻表现。就诊时间:从首发症状到就诊时间5 h~3 d,其中<24 h就诊103例,24~48 h 19例,>48 h 1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