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麻醉下进行的人工流产手术可致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 ,对孕妇极为不利。我院于 2 0 0 0年 4— 10月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行人工流产手术 10例 ,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期妊娠 10例 ,年龄 2 0~ 35岁 ,体重45~ 6 0kg ,术前禁食水 6h ,入室后常规行生命体征监测 ,建立静脉通道 ,取膀胱截石位 ,手术区消毒后 ,异丙酚 2 .5mg/kg作为诱导剂量在 2 0~ 40s内静推 ,患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必要时分次追加异丙酚 30~ 5 0mg ,面罩吸氧 ,诱导后连续监测SBP、DBP、HR、R同时观察用药效果 ,记录用药过程中出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使用神经刺激仪定位闭孔神经阻滞对闭孔神经反射的预防作用。方法: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硬腰联合麻醉伍用神经刺激仪定位闭孔神经阻滞,B组单纯硬腰联合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及肌松效果,术中闭孔反射出现的程度。结果:A组患者无闭孔反射出现,B组闭孔神经反射共出现6例,明显高于A组,其差异程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进行闭孔神经阻滞可有效预防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闭孔神经反射。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观念的逐年更新,锁骨折的手术率正逐年上升。对于麻醉医生来说,锁骨手术的麻醉不是一个难点,但如何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给术者提供一个安静的手术空间,同时又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是摆在每一个麻醉医生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特别是严重高血压病一般均累及全身重要脏器,麻醉及手术的风险性大大增加,并发症及猝死率较高.现将80例严重高血压病患者手术的麻醉处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2岁,60kg,ASAⅢ级,术前诊断为结石性胆囊炎,拟在全麻下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检查:X线示右肺纹理增粗模糊,既往高血压病史数年,术前访视自诉偶有干咳,听诊心肺正常。未用术前药。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液,测血压200/90mmHg,心率120次/分,SpO2 95%,呼吸18次/分,经静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3mg、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6mg、依托咪酯20mg,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手术日渐增多,小儿全身麻醉的一些相关问题也日益突现,麻醉诱导平稳、术中镇痛完善、呼吸循环的稳定、苏醒期的平稳以及小儿围术期的心理问题等都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议题。我们在术前、术中、术后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以提高小儿麻醉的安全性及可控性,尽量降低围术期的一些不良刺激对小儿生理以及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采用慢诱导复合控制性降压对慢性高血压病人减少失血及促进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作用.方法 取慢性高血压病人需施全麻的上腹部、开胸、开颅的较大手术.诱导时采用慢诱导,术中管理时复合控制性降压.观察病人MAP、HR的变化、术后苏醒情况及术后72小时有无麻醉并发症.结果 慢诱导除3例病患高度紧张不予配合均很好耐受及配合插管,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控制性降压也达到理想效果,大大减少了术中失血.结论 只要慢性高血压得到很好的控制,术中控制降压安全可行,慢诱导在稳定血流动力学方面被很好的证实.  相似文献   
8.
1995— 1998年我院应用硬膜外阻滞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 32 6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32 6例 ,年龄均在 2 0~ 45岁之间 ;多为初产妇 ,孕期不足 37周 85例 ,37周以上 2 41例。术前血压、蛋白尿、水肿情况见表 1。表 1 术前患者血压、蛋白尿、水肿情况血压 (kPa)例数 ( % )蛋白尿例数 ( % )水肿例数 ( % )19.9/11.914 5( 44.4 8)± 138( 44.33) 82 ( 2 5.1)2 0 .2 /13.386 ( 2 6 .38) 119( 36 .51) 116 ( 35.5)2 3.6 /14 .6 52 ( 15.95) 4 2 ( 12 .88) 89( 2 7.3)2 3.9/15.94 3( 13.1…  相似文献   
9.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观察.方法 40例患者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注射后行胃镜检查.结果 患者在麻醉下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无任何不适.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门诊内镜检查中具有无痛、安全、有效、可控性强、无不良反应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比较快、慢诱导对全麻诱导期及麻醉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术后随访其对插管的记忆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