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ieulafoy 病是由于胃肠道粘膜下层曲张的小动脉瘤破裂所致,可见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常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随着对 Dieu-lafoy 病急诊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该病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ieulafoy 病并非罕见,南方医院自1992年至1998年收治2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tement THR)术后髋关节脱位是严重而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3%[1],仅次于假体松动[2],国内报道其发生率在2.6%~5.1t%[3].因术后早期脱位对患者的康复信心打击过大,住院和康复时间延长,手术费用升高,可能遗留髋关节功能损害,故增强对THR的髋关节脱位的认识,掌握预防髋关节脱位的方法,是完善护理理论与实践,适应医学发展的必要要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4年1月-8月,我们用口服凝血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0例,以同期用常规方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口服凝血酶组(治疗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0-62岁。出血时间2小时-2天。其中溃疡病15例,慢性胃炎10例,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胃癌1例,急性胃粘膜病变2例。临床表现:单纯黑便26例,黑便伴呕血4例。②常规止血治疗组(对照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19-60岁。出血时间3小时-3天。其中溃疡病16例,慢性胃炎10例,肝硬…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86年4月至1987年3月,采用5~10%孟氏液口服法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出血34例,对其疗效、用量及副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资料和方法一般情况:本组34例病人中,男26例,女8例,年龄16~70岁,平均38.1岁。单纯便血26例,呕血+便血8例。出血量500ml以下者8例,500~1000ml者11例,超过1000ml者15例。  相似文献   
5.
尖锐湿疣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由HPV-6、-11、30~32、42~44等感染,其中HPV-6和-11型约占90%。尖锐湿疣可自身种植,也可互相传播,常多发和复发。虽然临床根据病史、部位、形状、颜色及病理医生通过镜下检查也可作出明确诊断,但仍有不少误诊,所以对尖锐湿疣必须通过临床、实验室相关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综合分析才能给出一个确切的诊断。尖锐湿疣好发部位一般是男女性外生殖器及肛门部位,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院输血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原因,分析其分布特点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本院2015—2017年所有输血不良反应的相关记录,统计分析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 49 212人次输血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339人次,总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 69%,且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其中过敏不良反应最高,占0. 43%。血液成分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血小板类最高,占2. 75%,红细胞类最低,占0. 86%。其中都以过敏不良反应占比最高。临床科室中以血液内科和消化内科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例数最多,分别占输血反应总数的41%和13. 67%。其主要疾病为白血病和消化道出血。结论本院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逐年下降,导致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成分输血以血小板发生率最高。临床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和适应症,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儿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某医院2012年7月至12月儿科门诊的处方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儿科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处方数及不合理处方数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儿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3.11%,抗菌药物单一使用率为87.98%,以头孢菌素类为主;不合理处方比例为10.10%,其中选药指征不明确或无用药指征表现突出。结论该院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尚存不合理之处,要求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时严格掌握各类适应证,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给药途径,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8.
摘要:本文报道1例肺癌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致肝功能损伤的治疗,临床药师对其药物不良反应关联性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循证证据提供合理的治疗建议,并进行了全程的药学监护,患者肝功能损伤好转。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可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根据CYP2C19代谢分型进行的个体化用药调整对于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指导作用,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纳入80例脑梗死患者,根据是否行CYP2C19基因检测分为经基因检测的个体化用药指导组40例和非基因检测的对照组40例。个体化用药指导组根据CYP2C19代谢分为:慢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快代谢型及超快代谢型。快代谢型及超快代谢型按照常规使用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中间代谢型采用双倍氯吡格雷剂量150 mg,每天1次。慢代谢型患者氯吡格雷更换为替格瑞洛90 mg,每天2次或停用氯吡格雷,改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天1次;对照组按照常规使用氯吡格雷75 mg,每天1次。对所有入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门诊或电话随访。比较两组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改良Rankin量表(mRS)(0-1)发生率。结果:个体化用药指导组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mRS评分(0-1)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YP2C19基因检测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的个体化用药,能显著降低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对于患者预后生活能力改善也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Dieulafoy病是由于胃肠道粘膜下层曲张的小动脉瘤破裂所致,可见于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常可引起致命性的大出血,随着对Dieu—lafoy病急诊内镜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该病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ieulMoy病并非罕见,南方医院自1992年至1998年收治20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