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肾主骨"在骨伤临床中运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祖国医学认为,肾与骨的关系十分密切,"肾主骨,生髓".笔者兹就"肾主骨"理论及其在中医骨伤临床中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深在型囊性结肠炎二例报告严仲瑜贺宪黄艹延庭那加李竞贤深在型囊性结肠炎(colitiscysticaprofunda,CCP)是一种少见的炎性病变,我们于1994年3月和1995年2月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65岁,因腹部隐痛,腹泻伴乏力、消瘦入...  相似文献   
3.
动态平衡体现在结构、功能、量的协同作用上;也体现在人体精神意识及自身与外界环境关系上,即通过机体自身调节达成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维持或恢复协调状态。动态平衡观是中西医学生理学的共性,为研究中西医结合医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MRI检查中,常可发现椎间盘后缘纤维环上出现圆形或线状的高信号区(high-intensity zone,HIZ)。这种变化初始时并没有引起注意,直到1992年Aprill等[1]对这一现象进行描述后,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笔者就腰椎间盘矢状位 MRI T2加权像局限性高信号区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杨元娇  刘丽悔  蔡颖娟  江燕开  贺宪 《护理研究》2007,21(19):1745-1747
[目的]评价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与负压引流球在骨科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80例骨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采用普通负压吸引球引流,观察总引流量、持续引流时间、术后体温变化、创口感染及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总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持续引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术后平均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4例发生创口感染,6例创口延迟愈合,而试验组无一例发生。[结论]骨科术后采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优于负压引流球,可减少术后发热的发生,有利于预防术后伤口感染和伤口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6.
7.
习惯性落枕的登山运动疗法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颈部解剖结构、卧位时的颈椎受力情况、颈部肌肉对颈椎额状面矢状面平衡与稳定的作用、功能锻炼对颈椎稳定的作用等四个方面论述颈椎的稳定机理,分析习惯性落枕的病因病机,提出防治习惯性落枕的原则,并观察19例反复发作的习惯性落枕患者3个月登山运动后的疗效,说明登山运动疗法对本病治疗有良效,并全面分析登山运动防治习惯性落枕的生物学原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脊椎骨折的效果及对脊髓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脊椎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25例)和B组(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及脊髓神经功能。结果A组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P均<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两组的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Cobb角低于术前,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术前(P均<0.05);A组的Cobb角低于B组(P<0.05)。A组的脊髓功能严重程度低于B组(P<0.05)。结论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脊椎骨折可提高患者的脊髓功能。  相似文献   
9.
骨松宝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骨松宝胶囊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自2005年6月—2008年6月,抽取100例伴有骨质疏松症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男38例,女62例,年龄51~81岁,平均62.1岁,病程1天~6个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除卧床、功能锻炼外,治疗组服用骨松宝胶囊,对照组服用钙尔奇D。治疗1个月后观察腰背痛积分变化,于治疗6个月后观察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病例腰背痛积分值都已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6个月时,腰椎、股骨颈、桡骨远端骨密度分别平均增加(11.59±0.59)%(、6.19±3.16)%、(14.34±5.84)%,对照组增加(2.19±4.80)%、(0.45±0.89)%、(1.27±0.86)%,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Ca、血P、血ALP及血BGP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骨松宝胶囊能提高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生化指标,从而有效减少再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腰痛患者中腰椎终板Modic改变的分布情况及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因下腰痛在我院行腰椎MRI检查的患者942例。统计Modic改变在不同性别、年龄、节段、终板位置中的分布情况。参照Pfirrmann分级标准来评估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分析Modic改变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942例下腰痛患者4 710个腰椎间盘中,405例(42.99%)患者的560个(11.89%)腰椎间盘邻近终板发生了Modic改变。在560处Modic改变中,Ⅰ型70处(12.5%),Ⅱ型478处(85.36%),Ⅲ型12处(2.14%)。男、女性患者Modic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40.08%(196/489)和46.14%(209/4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ic改变发生在40岁以上年龄段的比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年龄段(P<0.05)。L4/5和L5/S1节段Modic改变的发生率高于L1/2~L3/4节段(P<0.05)。Modic改变发生在终板前部的比率明显高于中、后部(P<0.05)。腰椎间盘从1级退变至5级退变中,Modic改变的发生率分别为0(0/162)、1.01%(11/1 084)、6.70%(152/2 267)、30.37%(338/1 113)和70.24%(5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表明,Modic改变与椎间盘退变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下腰痛患者中腰椎终板Modic改变发生率较高,且以Ⅱ型最常见。Modic改变主要发生在下腰段,且常累及终板的前1/3区域。Modic改变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和年龄及腰椎间盘退变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