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医源性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显著增高.多胎妊娠明显增加了早产、流产、低体质量儿、双胎输血综合征和胎膜早破等风险,严重影响母胎结局.减胎术作为控制多胎妊娠的重要补救措施已被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多胎妊娠并发症及母婴风险.近年来减胎术实施时机、途径、方法及其对母婴预后影响的研究表明,一般在妊娠早期(7~8周)实施经阴道减胎术,选择性减胎术则在12~14周实施为宜.经阴道抽吸胚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佳.尽管多胎减胎术有利于降低多胎妊娠的母婴风险,但减胎术操作本身具有一定损伤性.因此,需要迸一步改良实验室培养胚胎、冷冻及解冻、选择胚胎技术及选择最佳移植时机,进而从源头上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目前已出现提倡选择性单胚胎移植趋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FI)对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技术助孕患者的精液参数、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ICSI治疗的患者的33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DFI水平将所有周期分为三组,A组:DFI≤15%,77个周期;B组:15%0.05);C组男方年龄显著大于A组和B组(P<0.05);C组精液前向运动精子率(PR)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DFI与男方年龄呈正相关(P<0.05),与PR呈负相关(P<0.05)。三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可利用胚胎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C组的早期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础状态高血清黄体生成素(LH)、不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接受IVF治疗的134个PCOS助孕周期,按照基础状态LH≤10 U/L分为A(1LH≤10 U/L)、A(2LH>10 U/L)组,按照LH/FSH<2分为B(1LH/FSH<2)、B(2LH/FSH≥2)组。分别比较A、B组患者一般情况、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A2组血清FSH、T、LH/FSH比值、获卵数均较A1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在窦卵泡计数(AFC)、降调时间、Gn天数、启动日LH、LH/FSH、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结局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B2组的基础LH、HCG日E2、获卵数较B1组高,但Gn使用剂量较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在降调节时间、Gn天数、启动日LH、LH/FSH比值、临床妊娠结局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COS患者经口服避孕药物预处理后,基础状态高LH水平(LH>10 IU/L)及高LH/FSH比值(LH/FSH≥2)对其IVF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础状态高血清黄体生成素(LH)、不同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比值(LH/FSH)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接受IVF治疗的134个PCOS助孕周期,按照基础状态LH≤
10 U/L分为A1(LH≤10 U/L)、A2(LH>10 U/L)组,按照LH/FSH<2分为B1(LH/FSH<2)、B2(LH/FSH≥2)组。分别比较A、B组
患者一般情况、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结局。结果A2组血清FSH、T、LH/FSH比值、获卵数均较A1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但两组在窦卵泡计数(AFC)、降调时间、Gn天数、启动日LH、LH/FSH、胚胎质量及临床妊娠结局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B2组的
基础LH、HCG日E2、获卵数较B1组高,但Gn使用剂量较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两组在降调节时间、Gn天数、启动日LH、
LH/FSH比值、临床妊娠结局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COS患者经口服避孕药物预处理后,基础状态高LH水平(LH>10 IU/
L)及高LH/FSH比值(LH/FSH≥2)对其IVF妊娠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患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新鲜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及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0年4月1日至12月31日GnRH-ant方案组(A组)259个周期、同期黄体中期GnRH-a长方案组(B组)318个周期,并以38岁为界分为亚组A1(<38岁)、A2(≥38岁)和B1(<38岁)、B2(≥38岁)。在A1与B1组及A2与B2组中,比较A组与B组临床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 A1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促性腺激素(Gn)用量较B1组少,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均较B1组低;A1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低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活胎分娩率、流产率及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冷冻胚胎移植周期分年龄段比较,治疗结局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1组冷冻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新鲜移植。A2组新鲜移植与冷冻移植各项治疗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38岁患者,GnRH-ant方案虽然可减少Gn用药量以及降低OHSS发生率,但临床妊娠率比经典长方案低。在高龄患者中,拮抗剂方案也无明显优势。冷冻胚胎移植可改善临床妊娠率。拮抗剂或长方案的选择使用不影响妊娠后的远期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中胚胎着床部位与非着床部位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的分布差异,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
作用。方法取真孕(n=30)和假孕小鼠(n=30)子宫组织,选择30只妊娠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0只假孕小鼠模型作为
对照组,在围着床期取两组小鼠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组织中M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白血病抑制
因子(LIF)的分布,分析比较子宫组织中胚胎着床部位和非着床部位Mφ、iNOS和LIF的分布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在小鼠子宫
组织中,观察到实验组Mφ在D4.5(雌鼠交配后次日晨阴道见栓为D0.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分布于子宫外膜,对
照组Mφ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实验组iNOS在D4.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见于子宫肌膜和外膜,对照组iNOS主要
位于子宫内膜,且实验组Mφ和iNOS分布呈正相关。此外,实验组LIF显著表达于子宫内膜,对照组几乎不表达,二者间有统计
学差异(P<0.05);着床部位Mφ、iNOS和LIF明显高于非着床部位,其中Mφ、LI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着床期
小鼠子宫组织中Mφ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及胚胎着床点,并伴有iNOS和LIF的表达,提示Mφ在胚胎着床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