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后路扩大半椎板减压治疗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本院采用后路扩大半椎板减压治疗15例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通过随访比较术前、术后的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 orthopedic associatial,JOA)评分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所有患者脊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提高1~3级。术后CT显示脊髓向减压侧漂移。JOA评分由术前平均7.3分上升至平均14.8分。结论颈椎后路扩大半椎板减压术是治疗老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要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针固定远端锁钉技术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股骨骨折交锁髓内针内固定远端锁钉技术的术前及术中策略,以减少锁定不准的发生。方法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期间共进行88例股骨髓内针手术,其手术步骤和锁定技术从髓内针的选择、体位的选择、进钉点的选择、扩大髓腔、髓内针的置入到最后的锁定各个环节加以改良和总结。结果一次锁定成功79侧,成功率为89.77%。结论股骨交锁髓内针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从患者入院后的准备到手术结束的各个环节中注意改进。  相似文献   
4.
月骨周围脱位11例诊治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月骨周围脱位并不少见,由于临床上认识不足,早期误、漏诊率达60%,晚期易发生骨坏死、腕关节不稳及创伤性关节炎等不良后果。2005—01/2007—12我院共收治月骨周围脱位共1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横行或斜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采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横行或斜行骨折患者,男21例,女14例,年龄9~68岁,平均年龄34岁,致伤原因其中车祸27例,跌伤8例,全部为闭合性骨折且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术中用直径1mm克氏针在锁骨骨折两端0.5~2cm范围内分别自锁骨前方向后方或者上方向下方钻1个或2个相互平行或者垂直的孔,用一根或两根粗可吸收线或者丝线分别穿过孔道,暂时不打结。用一根两端均为斜面的直径2.0~2.5mm克氏针逆行穿入锁骨髓腔,骨折固定牢靠无分离后,将上述一根或两根可吸收线或者丝线拉紧后打结固定锁骨断端。结果术后通过随访6~12个月,本组35例中治愈33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无1例退针,骨折愈合时间为45~90d。结论采用改良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横行或斜行骨折,有操作方便,可以促进骨折早日愈合,患者痛苦少、费用低等优点。手术后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恢复,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结合蛋白1的RNA发夹结构(GIT1-RNAh)对成骨细胞内局部黏附激酶(FAK)的磷酸化和分布的影响。方法成功构建含GFP-RNAh和GIT1-RNAh的腺病毒,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刺激的条件下,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成骨细胞内FAK的蛋白分布,Western blot检测FAK的磷酸化水平,Image J软件检测成骨细胞的扩增面积。结果与感染GFP-RNAh的成骨细胞相比,在PDGF刺激条件下,GIT1-RNAh明显抑制FAK磷酸化水平(P<0.05),扰乱FAK的分布,抑制成骨细胞的面积扩增(P<0.05)。结论 GIT1-RNAh通过扰乱FAK的分布及其磷酸化抑制成骨细胞的面积扩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方法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对17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后内侧入路切开复位,11例用1~2枚空心钛钉固定,6例用钢丝固定。结果17例患者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定按Hohl评分标准评定,优12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膝关节的后内侧人路为骨折的直视复位和固定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空间,结合空心钉或钢丝内固定是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及形成原因和影响。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9月,行股骨近端骨折手术52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20—55岁。所有入选病例术前均查血常规,并记录血红蛋白(Hb)值。手术医师在术后第1天根据估计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估算失血量,其与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的差值即为隐性失血。并选择心率做为指标观察对其的影响。结果术前、术后平均Hb值比较(t=16.6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际平均失血量与估算失血量比较(t=79.7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心率变化比较(t=-12.9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隐性失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特别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对隐性失血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临床评估能力,帮助患者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交锁髓内针治疗29例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9例肱骨干骨折行交锁髓内针治疗,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7个月。优75.9%(22例),良17.2%(5例),差6.9%(2例)。无1例感染、断针及神经血管损伤,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14周。其中1例肱骨干骨不连,经更换钢板螺丝针并植骨后愈合。1例骨折远端劈裂,钢丝捆扎后交锁髓内针固定,14个月后随访骨折愈合,功能良好。结论交锁髓内针治疗肱骨干骨折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伤椎固定联合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伤椎及上下邻近椎体椎弓根螺钉固定,同时进行双侧椎板切除减压,保留棘突及修复棘间、棘上韧带,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伤椎高度基本恢复,胸腰椎Cobb角恢复正常,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发生。结论经伤椎固定联合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能增加术后稳定性,有利于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可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