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调查骨质疏松领域专家对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辨识症状的看法,探讨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辨识症状.方法:在前期文献研究及专家讨论的基础上编制专家调查问卷,运用德尔菲法对全国30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一轮发放20份,第二轮发放30份,两轮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20份和28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运用德尔菲法筛选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评估工具和评价指标,为临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辨识提供依据.方法 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设计调查问卷,对骨质疏松领域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统计分析专家积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结果 第一轮发放问卷20份收回20份,第二轮发放30份收回28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数据分析样本来源于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纳入以及参与研究的58例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将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患者选为参照组,将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统计两组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结果统计显示,参照组老年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护理计算有效值、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护理知识评分对比实验组数据形成P0.05的统计学数据差异。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应用在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护理中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其中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42例(观察组),经典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29例(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突出类型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62.0±15.1)min vs.(87.3±18.9)min,t=-6.257,P=0.000],术中透视次数少[(9.0±3.1)次vs.(22.5±6.3)次,t=-11.971,P=0.000]。2组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改良Mac Nab标准,观察组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185,P=0.853)。结论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较经典TESSYS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应用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症状辨识工具,探讨不同骨量人群中医症状特点分布,为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的中医辨识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9月至2021年6月招募受试者,收集受试者的临床资料以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症状辨识问卷结果,录入建立数据库,采用卡方检验对中医症状发生频率进行比较,分析不同骨量人群中医症状分布差异。结果 ①对符合标准的293例受试者的资料和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其中骨量减少124例,骨量正常137例,骨质疏松症32例。②其中腰膝酸软(40.32 % vs 27.74 %)、身高变矮(52.42 % vs 36.50 %)、下肢拘挛(35.48 % vs 17.52 %)、倦怠乏力(29.84 % vs 18.25 %)、多梦易惊(27.42 % vs 14.60 %)、失眠(37.10 % vs 21.90 %)、耳鸣(31.45 % vs 17.52 %)、健忘(54.03 % vs 32.85 %)、口燥咽干(39.52 % vs 25.55 %)、视物模糊(45.16 % vs 29.93 %)、目睛干涩(43.55 % vs 27.74 %)共11个中医症状在骨量减少组中出现的频率较骨量正常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腰膝酸软(40.32 % vs 56.25 %)、畏寒(40.32 % vs 56.25 %)、耳鸣(31.45 % vs 46.88 %)、腰痛(48.39 % vs 62.5 %)、目眩(23.39 % vs 37.5 %)、发脱齿摇(29.84 % vs 43.75 %)、多梦易惊(27.42 % vs 40.63 %)、目睛干涩(43.55 % vs5 6.25 %)、夜尿多(21.77 % vs3 4.38 %)、纳呆(8.06 % vs 18.75 %)、足跟痛(14.52 % vs 25.00 %)、手足烦热(15.32 % vs 25.00 %)、毛发枯槁(6.45 % vs 15.63 %)、周身痛(19.35 % vs 28.13 %)、易怒(25.81 % vs 34.38 %)、体重减轻(8.06 % vs15.63 %)、背痛(37.9 % vs 43.75 %)、遇寒痛甚(37.9 % vs 43.75 %)、头晕(25.81 % vs 31.25 %)、下肢拘挛(35.48 % vs 40.63 %)、下肢困重(33.06 % vs 37.50 %)、健忘(54.03 % vs 56.25 %)、面黄肌瘦(4.03 % vs 6.25 %)、肢体麻木(17.74 % vs 18.75 %)共25个中医症状在骨量减少组中出现的频率较骨质疏松症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气短(20.97 % vs 46.88 %)在骨量减少组中出现频率较骨质疏松症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骨量人群发生的中医症状频率和频数不同,且在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到骨质疏松症的不同人群中呈现中医症状逐渐增多的趋势,可以用中医症状来辨识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中医症状辨识工具对筛检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疾病-证型-症状-方药”关联网络切入,探索左归丸干预骨关节炎肝肾亏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托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挖掘骨关节炎疾病基因,利用人类表型本体数据库、疾病基因关联数据库收集肝肾亏虚证基因,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左归丸活性较高的化合物及靶点,并取上述基因集的交集为“病-证-症-方”关联网络基因。将得到的交集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生物分子网络、计算拓扑特征值(介度值、连接度、紧密度)并筛选关键靶点、核心节点。最后采用DAVID分析平台进行对基因进行生物功能注释、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骨关节炎疾病基因5394个、肝肾亏虚证基因2073个、左归丸活性成分靶点241个、“病-证-症-方”共同靶点51个、关键靶点17个、核心节点5个(Akt1、EGFR、IL6、TNF、VEGFA)。“病-证-症-方”共同靶点在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耳鸣、关节酸痛、眩晕、精神疲惫、痿软无力等证候基因中占比分别为14.29%、13.04%、6.02%、4.81%、4.41%、3.26%、1.41%。GO富集分析的生物过程包括转录的...  相似文献   
7.
探讨“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行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的患者71例,分为2组:经典TESSYS技术组29例(对照组)及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组42例(观察组)。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腰椎间盘突出类型、术前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操作时间、术中C臂透视次数,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2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nab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对照组29例中,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1%; 观察组42例中,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2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椎间孔镜下“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与经典的TESSYS技术比较,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藤黄健骨片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由中国中药协会审核通过,并于2020年11月28日在第三届中国骨伤与药物学术大会(COM2020)上发布。该共识编制历时1年,过程复杂,但由于共识文本比较简洁,不能充分体现其编制过程。为便于临床医务人员及科研人员了解共识编制过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本共识,特对《藤黄健骨片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编制流程、推广应用与后效评价及本共识的局限与不足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从分子网络切入,解析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NONFH)不同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及其对证方药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NONFH患者(包括痰瘀阻络证、经脉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各10例)为疾病组,10例接受激素治疗未发生NONFH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与生物分子网络分析相整合的方法,筛选NONFH不同证候相关差异基因。在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v2. 0(http://www. tcmip. cn/)的疾病表型相关分子数据库与中药材数据库中分别检索并筛选NONFH不同中医证候临床表型相关基因与其对证方药的化学成分谱以及相关化学成分所对应的候选靶标谱。通过构建NONFH不同中医证候及其对证方药的相互作用网络,筛选不同中医证候及对证方药相关核心基因与靶标。结果:痰瘀阻络证相关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证候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调节骨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并参与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平衡和血液循环;健脾活骨方相关靶标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靶标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成骨相关,并参与化痰、活血、止痛、调节机体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和减轻炎症等。经脉痹阻证相关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证候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调节血液循环和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平衡相关,并参与调节脂质代谢和骨代谢;活血通痹方相关靶标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靶标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成骨相关,并参与补气、活血、通痹等。肝肾亏虚证相关分子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证候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骨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平衡和脂质代谢相关,并参与调节血液循环;补肾壮骨方相关靶标网络分析结果显示,其核心靶标基因参与的通路主要与增强免疫功能和减轻炎症反应、强筋、壮骨有关,并参与活血和止痛。结论:NONFH不同证候生物学基础各有侧重,痰瘀阻络证以调节骨代谢和脂质代谢相关通路异常为主,经脉痹阻证在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失衡基础上,出现血液循环调节通路异常,肝肾亏虚证则在骨和脂质代谢、机体"免疫-炎症系统"和血液循环等方面呈现多通路的异常,上述对证方药的核心靶标均体现出与其对应证候生物学基础匹配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