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全国每年死亡人数中,有1/10死于癌症,在我国是第二位死因。而妇女死因中,妇科恶性肿瘤占第一位。在过去,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段仅仅是手术,但手术只是短期治疗措施,对肿瘤扩散及复发却无能为力。1942年,氮芥的发现和临床应用标志着恶性肿瘤化学治疗的开始。今天,已有50多种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上应用,化学治疗与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并列,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手术及近距离放疗+同步化疗+手术三种不同方案对IB2-IIA2期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生存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期间IB2-IIA2期宫颈癌患者共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及C组(40例),分别采用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手术及近距离放疗+同步化疗+手术三种不同的方案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脉管侵犯率、神经侵犯率、深肌层浸润率及淋巴结阳性率、中位总生存时间、随访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术后脉管侵犯率、深肌层浸润率及淋巴结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三组患者术后神经侵犯率、中位总生存时间和随访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距离放疗+同步化疗+手术这一方案治疗IB2-IIA2期宫颈癌,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风险,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几率,价值优于单纯手术、新辅助化疗+手术这两种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阴道用乳酸菌胶囊辅助硝呋太尔对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阴道灌洗液Toll样受体2(TLR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硝呋太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阴道用乳酸菌胶囊辅助硝呋太尔治疗,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黏膜充血时间、外阴阴道疼痛时间、外阴瘙痒时间、白带异常)改善时间与治疗前、治疗2周后阴道微环境变化(p H值、菌群密集度)、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阴道灌洗液TLR2、TNF-α、IL-6水平,治疗后随访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 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黏膜充血时间[(6. 29±1. 42) d]、外阴阴道疼痛时间[(2. 96±1. 09) d]、外阴瘙痒时间[(4. 02±1. 14) d]、白带异常时间[(5. 17±1. 36) d]明显短于对照组[(9. 14±1. 86) d、(5. 73±1. 47) d、(6. 97±1. 28) d、(7. 59±1. 64) 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研究组患者的p H值 4. 5人数比率(38. 00%)明显低于对照组(72. 00%),菌群密集度为2级、3级人数比率(56. 00%、28. 00%)明显高于对照组(28. 00%、12. 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SOD水平[(95. 63±10. 74) U/ml]明显高于对照组[(86. 98±9. 49) U/ml],血清MDA水平[(3. 54±0. 28)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4. 61±0. 37) n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研究组患者的阴道灌洗液TLR2[(4. 61±0. 37) ng/L]、TNF-α[(106. 68±4. 35) ng/L]、IL-13[(19. 54±1. 81) pg/m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8. 71±0. 82) ng/L、(119. 54±6. 30) ng/L、(25. 39±2. 17) p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研究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6. 00%、12. 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 00%、28. 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应用阴道用乳酸菌胶囊辅助硝呋太尔治疗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可显著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降低阴道灌洗液TLR2、TNF-α、IL-13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阴道微环境,促进患者康复,提升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症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45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和月经量及子宫大小变化.结果 治疗45例患者,44例成功栓塞子宫动脉,1例因术中剧烈疼痛仅栓塞了一侧子宫动脉.术后随访3~12个月,30例(66.7%)术后6个月症状完全缓解,15例(33.3%)术后5个月症状明显缓解,其中5例患者术后6个月开始痛经,但疼痛程度均低于术前.1例(仅栓塞一侧子宫动脉者)在术后6个月妊娠后自行终止妊娠.40例患者术后月经量比术前减少15%~40%,月经周期及经期无明显变化.子宫体积缩小到术前20%~30%,子宫腺肌瘤比术前缩小35%.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宫腺肌症能保留子宫,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创伤小,恢复快.该方法效果明显,广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引产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建媛 《淮海医药》2007,25(4):346-347
中期妊娠时,由于胎盘能分泌大量雌激素与孕激素,孕酮对子宫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可使子宫平滑肌松弛,对子宫收缩不敏感,不易诱发宫缩,所以,临床上需选择有效的引产方式.  相似文献   
6.
杨树环  王志毅  徐琴  谭建媛  吴晶 《四川医学》2013,(10):1554-1555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宫内残留组织电切加用戊酸雌二醇对治疗宫内残留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56例宫内残留患者的行宫腔镜电切,术后连续服用戊酸雌二醇3个月.观察宫腔情况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的56例患者中,55例均一次性电切成功,无组织残留.仅1例因残留组织多,与子宫壁粘连紧,部分已穿入子宫肌层,2次电切成功,服用戊酸雌二醇3个月后月经量仍减少,再次宫腔镜检查,宫腔轻度膜性粘连,经分粘后再服戊酸雌二醇3个月后月经基本正常,复查宫腔镜宫腔形态及内膜正常.结论 宫腔镜电切加戊酸雌二醇治疗宫内残留疗效确切,减少宫腔粘连发生.  相似文献   
7.
谭建媛  吴晶  姚红 《河北医药》2016,(16):2462-2464
目的:探讨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性放疗后随访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210例行根治性放疗的FIGO分期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观察治疗前及放疗后3、6、9、12个月的HPV及TCT检查结果。分析两者与病情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治疗前HPV阳性率为91.0%(191/210);单一感染率为79.5%(167/210) ,多重感染率为20.5%(43/210)。放疗后HPV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放疗后6、9、12个月时的HPV阳性率明显低于放疗后3个月( P <0.05),放疗后12个月时的HPV阳性率明显低于放疗后6个月( P <0.05);HPV多重感染组患者的放疗后持续感染率明显高于单一感染组患者( P <0.05);放疗后12个月的TCT异常细胞学检出率明显低于放疗后3个月和6个月( P <0.05);放疗后TCT良性结果的构成比与放疗结束时间之间呈正相关( P <0.05);35例放疗结束后TCT结果异常患者进行活检,两者的定性符合率为91.43%(32/35)。36例局部复发病例中同时检出HPV阳性和TCT异常29例(80.56%),并且HPV均为持续感染。结论 HPV检测和TCT检查均是中晚期宫颈癌根治性放疗后监测病情变化的良好指标,两者联合检测可能会对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分离后宫腔再粘连的预防措施。方法:对宫腔镜确诊的37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2007年2月以前的23例患者术后采用人工周期 IUD治疗;2007年2月以后的14例患者术后采用扩宫棒定期扩宫治疗。结果:人工周期 IUD和定期扩宫预防宫腔膜性粘连再次粘连疗效相同。结论:定期扩宫预防对肌性粘连及结缔组织性粘连再次粘连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周期 IUD。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治疗对宫颈癌Piver Ⅲ型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尿潴留、留置尿管时间、排尿功能、盆底肌电生理功能及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6月在我院妇科行Piver Ⅲ型子宫切除术+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并经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宫颈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最终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7天开始盆底康复治疗,对照组术后14天开始盆底康复治疗,两组的盆底康复治疗方法、疗程一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情况及留置尿管时间;于治疗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自由尿流率、盆底肌电生理功能、盆底功能障碍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及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Ⅰ、Ⅱ类肌纤维肌力、盆底动态压力、肌电位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OPDI-6、CRADI-8、UDI-6及PFDI-20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介入盆底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宫颈癌行Piver Ⅲ型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缩短尿管留置时间,并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