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3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纵隔巨大胸腺脂肪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案摘要 患者男,16岁,学生。体检发现右胸腔肿物4年,于2001年3月27日入院。患者4年前曾体检发现“右胸腔肿物”,当时无明显症状,未予重视,十余天前再次体检,发现右胸腔肿物较前明显增大,伴活动后气促、咳嗽、咳少量白痰。X线胸片及CT扫描示右前纵隔巨大肿块,性质待查。当地医院疑为“右前纵隔脂肪肉瘤”。遂转我院诊治。起病以来,无发热、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及颜面浮肿,活动后易疲倦。体查:神清,呼吸平顺,皮肤无黄染;胸廓对称,胸壁无压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2004年20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后支架血栓形成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变,并做冠状动脉造影而确诊。本组20例中16例术前3天服用抗凝药,4例为急诊PTCA,糖尿病患者8例。术前心脏B超:EF≤40%、室壁活动明显减弱、左室扩大。结果:20例患者均于支架置入术后3天内出现血栓,均有典型的心绞痛,ECG有典型的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cAG)16例完全栓塞、TIMI血液0级,4例不完全栓塞、TIMI血液1级。结论:支架内血栓是冠状动脉腔内支架置入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3%~5%,多于术后3天内发生。其原因可能与高龄、糖尿病、LVEF降低、室壁活动减弱及支架远端血流减慢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10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一种严重而致命的并发症,发病急、病情凶险、治疗困难、预后差,但如能及时诊断,予以适当的紧急处理,亦有长期存活的病例,现将我院收治的10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我院自1988年1月~1996年8月共收治肝癌患者1248例,其中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病例10例,占0.8%,均为男性,年龄38~65岁,平均51.5岁。临床表现:腹痛10例、休克8例、AFP阳性8例、腹膜刺激征6例。肝癌及破裂出血的诊断:B超4例,病理6例,手术1例,腹腔穿刺5例,出血量M500ml4例,>1000m16例。大部分患者有休克表现,其原因为失血和…  相似文献   
5.
胸膜间皮肉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3月至1996年10月,我院诊治胸膜间皮肉瘤有较完整资料者14例,详细复习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肿瘤标本经10%福尔马林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其中8例做免疫组化标记。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8例,女6例。年龄15~65岁,平均48岁;病程:最短20天,最长6个月,平均2个月。所有病例均无石棉接触史。临床症状:主要表现患侧胸痛、肺部呼吸音减弱或消失,间有咳嗽、气促、胸闷等。临床诊断:胸膜间皮肉瘤2例,误诊肺癌8例。影像学检查:X线或B超显示病变均为单侧,右胸腔9例,左胸腔5例;胸腔积液11例,其中4例为包裹性积液;胸壁增厚及肋膈角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与CD34在≤35岁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增生症及乳腺癌旁组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例乳腺癌、30例乳腺良性肿瘤、30例乳腺增生症及30例癌旁组织中乳腺终末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患者的mmp-14表达情况及CD34标记的间质血管数目进行检测。结果 mmp-14在4组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乳腺癌组mmp-14高表达,与其他3组两两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D34在4组中标记间质血管数目的情况:乳腺增生症组和乳腺癌组血管增生数目均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终末导管及腺泡上皮细胞mmp-14的高表达和CD34标记的间质血管数目增加与青年乳腺癌的演变过程密切相关,有望成为青年乳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靠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摘要】 尿脓毒血症又称尿源性脓毒血症, 其病情凶险、起病隐匿、进展快、病死率高。近年来随着腔内泌尿微创技术在上尿路结石手术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数逐渐增多, 死亡率上升。从手术患者中筛选出具有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高危因素的患者并给予重点关注和追踪, 对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现结合文献复习, 对上尿路结石微创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常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 收集本院病理诊断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例15例,按照2010年第4版《WHO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标准进行病理复核,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及病理特点。 结果 15例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中,中位发病年龄为56岁。发病部位多见于食管,其次为胰腺,CgA阳性率为73%,Syn阳性率为87%,分期为IV期及病理分级为3级的患者预后差。 结论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具有很高的异质性,临床分期及分级是主要的预后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GGT)对非转移性肾细胞癌(nmRCC)患者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肾切除手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118例nmRC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GGT最佳临界值并分为高GGT组和低GGT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等临床资料,运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组生存曲线的差异,采用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mR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ROC曲线最大约登指数得出GGT最佳截断值为48.5。本研究结果显示,高GGT组的T3-T4分期所占百分比高于低GGT组(38.9% vs 13.0%,P<0.05)和高GGT组的G3-G4分级所占百分比高于低GGT组(33.3% vs 3.0%,P<0.05)。高GGT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均低于低GGT组(Log-rank=33.743,P<0.001; Log-rank=30.854,P<0.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4 cm、更高的肿瘤T分期、术前GGT≥48.5和更高的G分级是影响nmRCC患者术后OS和R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mRCC患者术前高GGT是肿瘤高T分期和高G分级的重要预测指标,同时也是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能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0.
先证者为两位非孪生姐妹,均因卵巢早衰、婚后不孕就诊。其父母为姑表近亲结婚。进行现存家族成员外显子测序,Sanger测序方法对家系内成员进行共分离。筛选出两个可能致病位点,分别位于基因AHDC1和PTPN14上;共分离验证显示,基因AHDC1c.C874T和PTPN14c.G3344A与表型共分离。基因AHDC1和PTPN14可能造成该家系成员罹患特发性卵巢早衰,可能为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