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学习记忆能力与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学习记忆能力与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之间的关系。将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水迷宫训练组和对照组,水迷宫训练组,又根据小鼠找到平台时间的长短,分为学习记忆能力强和学习记忆能力较弱二组。在水迷宫训练后的第1、7、14d,分别检测三组小鼠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学习能力弱的小鼠,其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数目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学习记忆能力较强的小鼠,其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的数目显著多于学习记忆能力较弱及对照组的小鼠,并且增殖细胞的存活时间也比学习记忆能力较弱的小鼠长。结果提示,水迷宫训练并不能使所有的个体脑内神经干细胞增多,记忆能力的强弱与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增殖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神经发生与记忆形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发生与记忆形成的关系.方法:将经行为学筛选出的27只成年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再按其训练成绩分为记忆力强组和记忆力弱组,每组小鼠9只.实验组小鼠进行水迷宫训练5 d,对照组小鼠不作水迷宫训练,在实验组小鼠训练完成后的24 h内,同时检测3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记忆力强组小鼠海马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数目明显多于记忆力弱组(P<0.01),而记忆力弱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神经干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神经发生可能参与了记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常存在发病机制不清、有效治疗手段较少、发病进程不可逆等特征。而生理昼夜节律作为维持生物体日常生命活动以及体内稳态的重要调节因素,受昼夜节律因子的调节,其失调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致病蛋白的积累、诱导相关致病激素的异常分泌,进而加重疾病的发病进程。本文围绕阿尔茨海默症(AD)、帕金森症(PD)和亨廷顿舞蹈症(HD)等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论述昼夜节律因子调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疾病发病机制以及干预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锰中毒对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锰中毒对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增殖状况的影响。方法将体重为8-10g的28只昆明种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3个染毒组每组7只,通过腹腔注射氯化锰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5、20、50mg/kg,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情况,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大脑海马结构的齿状回颗粒下区(SGZ)神经发生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小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同时,记忆能力与染毒剂量呈负相关(rs=-0.598,P〈0.01),而各组小鼠游泳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染毒组小鼠的齿状回颗粒下区内5-溴代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阳性细胞平均数目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剂量加大而减少,与中毒剂量呈负相关(rs=-0.666,P〈0.01);(3)空间记忆能力的减退和SGZ内BrdU阳性细胞平均数目减少之间呈正相关仉=0.734,P〈0.01)。结论幼年小鼠接触锰可影响其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结构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Meynert基底核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脑内埋管微量注射技术,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0,0.01,0.1和0.4nmol四个剂量组)分别注入大鼠双侧的Meynert基底核内,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结果发现:0.1和0.4nmol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均能使大鼠训练时寻找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延长,第12d的空间探索试验,0.1和0.4nmol剂量组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也显著延长。结果提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在Meynert基底核内可损害大鼠的空间辨别性学习能力和记忆的巩固。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合成毒品的迅速泛滥,药物成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需求性,2017年中国禁毒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八成以上的吸毒案例都是由合成毒品引起的。其中,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是最具代表性的苯丙胺类合成毒品,因其分布的广泛性与严重性而备受关注。因此针对METH成瘾的治疗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医学与社会问题。近年来,中草药对METH治疗作用的研究逐渐得到关注并取得显著进展,研究已发现有多种中草药在METH成瘾中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这对于药物成瘾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文章根据近年来人们对METH成瘾的研究进展,将其发生机制作为切入点,针对METH成瘾的药物治疗,进行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