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80例甲状腺手术分为A、B、C三组,A组为全麻加颈丛阻滞组;B组为单纯全身麻醉组;C组为单纯颈丛阻滞组。观察三组患者术前、切皮后5min、切皮后30min及术毕30min的血压、心率、血糖及清醒拔管时间。结果A组与B组、C组相比切皮后5min、30min及术毕30min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及术毕清醒拔管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全麻加颈丛阻滞是复杂性甲状腺手术最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保留自主呼吸时,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和间歇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犬呼吸力学和氧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杂种犬12只,全麻后用油酸制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其在机械通气前、间歇正压通气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等状态下呼吸、循环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基础值相比,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和间歇正压通气时的每分钟通气量、血氧分压、氧输送均显著增加(P〈0.05);每分钟通气量相同时,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状态下气道峰压、平均气道压较间歇正压通气的相应参数值显著降低,心输出量、氧输送显著增加(P〈0.05);平均气道压相同时,双相气道正压通气气道峰压、氧利用率较间歇正压通气显著降低;每分钟通气量、血氧分压、氧输送显著增加(P〈0.05)。结论:保留自主呼吸时,双相气道正压通气可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犬肺气压伤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连续菱形肌-肋间肌阻滞(CRIB)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RIB组、单次菱形肌-肋间肌阻滞组(SRIB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PCIA组),每组40例。CRIB组患者在出室前实施CRIB; SRIB组患者在出室前实施SRIB; PCIA组患者在出室前连接PCIA镇痛泵。术后1、2、6、12、24 h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静止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术后疼痛程度。术后24 h时,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患者术后恢复质量。记录术后24 h内补救镇痛例数、首次补救镇痛时间、麻醉复苏室(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头晕、皮肤瘙痒、气胸、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118例患者,CRIB组、SRIB组各39例,PCIA组40例。SRIB组患者静止状态下、活动状态下的术后2 h的VAS评分低于CRIB组、PCI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IB组患者静止状态下、活动状态下的术后12、24 h的VAS评分低于SRIB组、PCIA组患者,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CABG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岁~7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6 μg/kg(15 min),随后以0.2 μg· kg-1·h.速率输注至术毕;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其余麻醉措施两组相同.于麻醉后手术前(T1)、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开始后30 min(T2)、CPB结束后30 min(T3)、术后6(T4)、24 h(T5)测定颈内静脉球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IL)-6水平及S100β蛋白浓度.分别于术前1d及术后第1、4、7天对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测验. 结果 T2~T5时,D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及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与T1比较,T2~T5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及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D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第4天[(25.2±1.4)分]、第7天[(26.6±13)分]明显低于术前1 d[(29.3±0.8)分],C组患者MMSE评分术后第4天[(23.2±1.0)分]、第7天[(25.6±1.3)分]也较术前1 d[(29.4±1.0)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4、7天,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D组(36.7%、30%)均明显低于C组(46.7%、36.7%)(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降低CPB下行CABG的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反应以及S100β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择期行THA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布比卡因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泵注右美托咪定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记录2组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观察麻醉阻滞前(t_0)、麻醉阻滞后10 min(t_1)、术中置入骨水泥时(t_2)、术毕(t_3)时循环系统、应激反应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麻醉结局和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均0.05),其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2组t_1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达到最低值后逐渐升高,观察组t_1~t_3时MAP、HR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t_1~t_3时血浆NE、ADR、Cor、MAD水平均明显高于t_0时(P均0.05),观察组在以上时段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寒战、低血压、躁动、认知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THA中实施布比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能够缩短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并延长其维持时间,能够确保循环系统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且能够促进麻醉苏醒,减少麻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溶液(POC)对全身麻醉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癌(EGC)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行ESD治疗的EGC患者81例,根据术前禁食水情况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9例).观察组于术前一日20~21点口服碳水化合物溶液80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镇痛与瑞芬太尼静脉镇痛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给予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镇痛,B组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镇痛,对2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情况、分娩方式、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组产妇均取得良好镇痛效果,A组镇痛效果优于B组,2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大出血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硬膜外镇痛与瑞芬太尼静脉镇痛均可明显缓解分娩剧痛,而且前者的镇痛效果更佳.2种镇痛方式起效后,产程顺利,未引起胎儿和产妇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