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鉴定与乳腺癌显著相关的免疫基因,构建免疫相关基因对标志(IRGPs)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从TCGA和GEO数据库中下载乳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谱及相应的临床信息,筛选与预后相关的免疫基因构建IRGPs,根据风险值将这两个队列中的患者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亚组。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研究免疫基因对特征和其他独立预后特征。结果:由47个免疫基因对构建的IRGPs可以显著预测TCGA和GEO队列中患者的总生存期(OS)。结论:本研究构建的IRGPs有助于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为乳腺癌的临床预后评估提供了有效的风险分层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未完全缓解(non-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non-pCR)患者的预后及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及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诊断乳腺癌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50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及non-pCR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出新辅助化疗后non-pCR患者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范围:6~81个月),中位DFS及OS均未到达。新辅助化疗后的pCR率为19.4%(97/500)。pCR和non-pCR患者5年DFS率分别为91.9%和81.2%(P=0.003),5年OS率分别为96.1%和81.6%(P=0.007)。新辅助化疗后共有71例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其中pCR...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辣椒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MDA-MB-231细胞的方法建立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待肿瘤体积达到约100 mm3,将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每组5只。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裸鼠分别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辣椒碱,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溶剂,3 d/次,连续给药8次。每次给药前先检测裸鼠体质重和肿瘤体积,末次给药24 h后处死各组裸鼠,计算肿瘤体积,称肿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免疫组化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碱治疗后各组肿瘤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裸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但肿瘤体积显著缩小(P<0.01),肿瘤质量显著减小(P<0.01),抑瘤率显著增大(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比较,辣椒碱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1)组肿瘤组织HMGB1和TLR4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辣椒碱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HMGB1和TLR4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苷(polydatin)在体外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机制。方法:设定空白组及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组,5-氟尿嘧啶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白藜芦醇苷对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应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实验验证白藜芦醇苷对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5-氟尿嘧啶(1.0μg·L~(-1))和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对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P125),P125编码基因(POLD1),p53基因(p53),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2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对P125,p53,p2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苷(0.2,0.4,1.2,2.0,2.8 mg·L~(-1))在体外对MCF-7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P0.01),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白藜芦醇苷(0.2,0.4,1.2 mg·L~(-1))均能明显抑制细胞集落的形成(P0.05,P0.01)。与空白组比较,5-氟尿嘧啶组和白藜芦醇苷(0.4,1.2 mg·L~(-1))能够显著抑制POLD1 mRNA表达水平,同时显著抑制P12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与5-氟尿嘧啶组比较,白藜芦醇苷(1.2 mg·L~(-1))对POLD1,P125,p53,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白藜芦醇苷在体外能够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提高p53表达水平,抑制POLD1表达,促进p2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辣椒碱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设立辣椒碱(25,50,75 μmol·L-1)组以及空白组,采用穿透小室(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辣椒碱(25,50,75 μmol·L-1)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和空白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辣椒碱(25,50,75 μmol·L-1)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和空白组细胞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和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的编码基因POLD1(POLD1)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辣椒碱(25,50,75 μmol·L-1)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和空白组细胞中SIRT1和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p12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5,50,75 μmol·L-1)干预乳腺癌MCF-7细胞24 h后,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迁移率和侵袭率显著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效应(P<0.01);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5,50,75 μmol·L-1)干预24 h能显著下调乳腺癌MCF-7细胞中SIRT1,POLD1 mRNA表达水平(P<0.01);与空白组比较,辣椒碱(25,50,75 μmol·L-1)干预24 h能显著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中SIRT1和DNA聚合酶δ催化亚基p125的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辣椒碱能显著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中SIR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POLD1 mRNA和p125的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乏氧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并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的表达,得到HO-1表达受干扰的细胞系MDA-MB-231-HO-1△。通过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常氧及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HO-1正常表达)和MDA-MB-231-HO-1△细胞(HO-1干扰表达)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乏氧条件下两组乳腺癌细胞的上皮和间质标记物的表达,检验细胞系是否发生了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结果:乏氧培养24小时后,MDA-MB-231-NC 细胞中HO-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DA-MB-231-HO-1△细胞中HO-1表达受抑制。乏氧培养后MDA-MB-231-N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较常氧培养的细胞明显增强,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MB-231-HO-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在乏氧和常氧培养下无显著差异。乏氧条件下,MDA-MB-231-NC细胞的上皮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间质标志物Vimentin表达显著上调,而MDA-MB-231-HO-1△细胞的E-cadherin、Vimentin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乏氧条件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O-1可被诱导高表达,促进了细胞的侵袭迁移,其可能机制是促进了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7.
谭启杏  黄真  莫钦国 《山东医药》2022,62(3):102-106
原发病灶切除手术能使一部分初诊Ⅳ期乳腺癌患者得到生存获益.乳腺癌的原发病灶切除手术包括对乳房病灶的处理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乳房病灶的处理主要包括保乳、乳房全切两类手术,而腋窝的处理方式包括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或清扫术.初诊Ⅳ乳腺癌原发灶切除手术的术式应尽量达到手术切缘阴性,尽可能最大范围切除病灶的同时还要考虑手术带来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下调细胞色素C氧化合成酶2(SCO_2)在乳腺癌MCF-7细胞的表达,对MCF-7细胞生长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CO_2基因特异性siRNA慢病毒载体,感染乳腺癌MCF-7细胞,设实验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验证SCO_2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感染96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 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的情况; 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SCO_2基因在MCF-7细胞中呈低表达;抑制SCO_2基因后MCF-7细胞增殖能力增强,凋亡率下降;同时,MCF-7细胞中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乳腺癌MCF-7细胞中SCO_2基因呈低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沉默SCO_2基因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ax和Cleaved-caspase 3表达,上调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a类病灶再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CEUS检查的乳腺病患者364例,共373个病灶,包括83个良性病灶和290个恶性病灶,通过比较良、恶性病灶CEUS定量参数,找出在良、恶性病灶间存在显著差异的CEUS定量参数,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7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轮转的73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出科成绩及评价资料,其中,对照组42名规培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带教;实验组31名规培生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带教教学。结果实验组学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平均总分为(84.03±4.92)分,对照组为(79.45±5.71)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实验组学生在教学评价以及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乳腺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可行性强,可以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