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谭东毅  姚宏昌 《医学综述》2008,14(12):1833-1834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具有临床多样性,病理研究证明胃、肠黏膜中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同时伴有大量与嗜酸粒细胞密切相关的毒性颗粒蛋白及细胞因子,是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重要原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对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测定胃内24小时胆汁含量,旨在探讨其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上的诊断价值,并于空腹和餐后测定胃窦的运动节律和强度,借以观察胃窦动力变化,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与胃窦动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丽珠肠乐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作用。方法19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9例,在化疗的基础上,同时加服丽珠肠乐,每次2两粒,每日3次,化疗后继续服用1周:对照组,单纯化疗。结果 治疗组,90.9%症状改善;白细胞计数,治疗组减少程度较低,两组有显著性差别:瘤体变化,两组有显著差别。结论 丽珠肠乐具有提高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阻止条件致病菌及毒素对肠粘膜上皮的粘附,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丽珠肠乐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测定胃内 2 4小时胆汁含量 ,旨在探讨其在胆汁反流性胃炎上的诊断价值 ,并于空腹和餐后测定胃窦的运动节律和强度 ,借以观察胃窦动力变化 ,了解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发生与胃窦动力的关系。方法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4 2例 ,均符合下列条件 :①上腹和 (或 )胸骨后烧灼痛。②胃镜检查时在无明显恶心及注气过多的情况下粘液湖内有黄色粘液或胃窦部粘膜黄染。③胃镜观察及胃粘膜病理检查均见炎症存在 ;对照组 2 8例 ,为非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 ,胃镜及病理证实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19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8例。应用Bilitec 2 0 0 0型便携式 2…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肠病(ischemic bowel disease)是由于肠壁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相应肠道发生急性或慢性缺血性损害,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主要累及结肠,故亦称为缺血性结肠炎[1].本病的及时诊断是治疗的关键.现总结我院43例缺血性肠病的内镜及病理特点,旨在探讨其在缺血性肠病上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食管胃黏膜异位症(HGM)内镜下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特点, 探讨幽门螺杆菌( H pylori)与HGM的关系.方法:2007-01/2008-12我院门诊HGM患者27例, 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 行电子胃镜检查, 进镜后观察食管黏膜, 行黏膜活检病理检查, 以及快速尿素酶检验, 阳性者诊为H pylori感染.结果:内镜检查发现异位灶共34处, 其中单病灶占77.8%, 多沿长轴纵行分布; 双病灶占18.5%, 多呈对吻性; 3个病灶占3.7%. 病变呈椭圆形或圆形, 橘红色或深红色黏膜区, 与周围的灰白色正常食管黏膜分界清楚, 直径为0.5-2.5 cm. 1例伴有0.75 cm大小圆形浅溃疡.病理检查显示可见胃柱状上皮, 含有壁细胞和主细胞, 其中51.9%见炎性细胞浸润. 37%H pylori检测呈阳性, 在HGM伴有慢性炎症及肠上皮化生者中35.3% H pylori呈阳性.结论:HGM存在H pylori感染, 但感染与病变程度无明确相关性, 内镜检查技术的完善及活检的充分和准确, 对于HGM具有重要的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7.
食管胃黏膜异位(heterotopic gastrjc mucosa,HGM)是指胃黏膜出现于食管上段,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疾病.其常发生于颈段食管,多位于食管上括约肌下方,故又称食管人口斑(inlet patch)[1].HGM常伴有慢性炎性反应,黏膜充血可使HGM界限不清,常规内镜模式下观察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8.
内镜检查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内镜下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学特点.方法:我院2004-01/2008-03住院PGML患者34例,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并行黏膜活检病理检查,同时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CD20、CD45和CK等标志物,并行病理组织HE染色,阳性即判为有H pylori 感染.结果:内镜检查34例患者,病变主要在胃体(44.1%)和胃窦(29.4%),其中累及2个及其以上病变部位占61.8%,单一部位相对较少;形态表现多为溃疡型(61.8%),主要是多发性溃疡(66.7%),弥散浸润型(26.5%),隆起糜烂型(11.8%).病理结果均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11.8%)为大B细胞性淋巴瘤,为高度恶性胃淋巴瘤,30例(88.2%)为低度恶性淋巴瘤;幽门螺杆菌(Hpylon)感染率为占82.4%.结论:内镜检查的广泛应用及活检的充分和准确,对于PGML具有重要的确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NAFLD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者30例。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Apn、Hcy水平;行腹部CT检查测定肝CT值及肝脾CT比值;测定血清ALT、AST、GGT、TG、TC、HDL-C、LDL-C水平;对血清Apn、Hcy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观察NAFLD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Apn、Hcy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AFLD组肝脏CT值、肝脾CT比值、血清HDL-C及Apn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血清Hcy、ALT、AST、TG、TC、GGT、LDL-C明显增高(P均<0.05)。血清Apn水平与BMI、ALT、AST、GGT、LDL-C呈负相关,与肝CT值、HDL-C呈正相关;血清Hcy水平与BMI、ALT、AST、GGT、LDL-C呈正相关,与肝CT值、HDL-C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Apn、Hcy对于NAFL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胃内胆汁监测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东毅  姚宏昌 《天津医药》2002,30(10):630-631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FD)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现多认为与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有关。为了解FD患者胆汁反流的发生情况及胃窦动力的关系 ,笔者对FD患者进行24h胆汁监测并于空腹及餐后测定胃窦的运动节律和强度 ,借以观察胃窦动力变化 ,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 1对象FD组为2000年4月至2001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共54例 ,男21例 ,女33例 ;年龄16~72岁。均符合FD诊断标准[1]。正常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 ,共31例 ,男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