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β细胞(RIN-m)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氯沙坦的保护作用。方法 常规培养RIN-m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AngⅡ(0、0.1、1、10、100nmol/L)在24、36及48h对RIN-m细胞增殖的影响;随后分为空白对照组,100nmol/LAngⅡ组和氯沙坦预处理组,各组干预48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改变以及AnnexinⅤ-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⑴AngⅡ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显著抑制RIN-m细胞增殖(P<0.001),以100nmol/LAngⅡ作用48h抑制的最为明显;⑵各组干预48h后,100nmol/LAngⅡ组RIN-m细胞增殖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明显高于100nmol/LAngⅡ组(P<0.001);⑶透射电镜观察RIN-m细胞,空白对照组和氯沙坦预处理组细胞形态大致正常,100nmol/LAngⅡ组细胞发生典型凋亡样改变;⑷100nmol/LAngⅡ组RIN-m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1),氯沙坦预处理组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低于100nmol/LAngⅡ组(P<0.001)。结论AngⅡ抑制β细胞增殖,诱导β细胞凋亡,氯沙坦预处理可以拮抗AngⅡ的效应,对β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3.
[摘要] 目的 观察软脂酸对胰岛内皮MS-1细胞株增殖率的影响,不同浓度软脂酸作用于MS-1细胞,观察不同时间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以研究游离脂肪酸对胰岛内皮细胞的作用,探讨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胰岛内皮MS-1细胞株,设置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用含0.1%BSA的DMEM培养液和含不同浓度软脂酸和0.1%BSA的DMEM培养液处理,1)MS-1细胞用不同培养液培养24小时,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率;2)将软脂酸处理的MS-1细胞用Annecin V- FITC/PI双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3)各组细胞用不同浓度软脂酸作用12小时、24小时,Annexin V- FITC/PI双染色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数据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4小时培养后,与对照组细胞增殖率(1.000±0.202)相比,培养液软脂酸浓度升高MS-1细胞增殖率随之显著降低(0.5mM组0.763±0.154,P<0.01; 1.0mM组 0.433±0.142,P<0.01);软脂酸作用于MS-1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散落分布的表面显示绿色荧光的早期凋亡细胞,以及表面显示绿色荧光、胞核显示红色荧光的晚期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与对照组凋亡率(6.27%±2.12%)比较, 0.5mM、1.0mM软脂酸作用适当时间均可显著升高MS-1细胞凋亡率(1.0mM*12h组13.72%±1.60%, P<0.01; 0.5mM*24h组17.18%±1.48%,P<0.01;1.0mM*24h组27.08%±2.16%, P<0.01)。结论 高水平软脂酸可显著降低胰岛内皮细胞增殖率,并促进细胞发生凋亡,其凋亡率随着软脂酸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43例广东汉族正常人和47例冠心病患者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多态性.结果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有三种基因型,即纯合子突变型(TT)、杂合子突变型(TC)和正常型(CC).正常组TT型频率为3%,TC型频率为36.5%,CC型频率为60.5%,T等位基因频率为19.6%,C等位基因频率为80.4%;冠心病组TT型频率为4.2%,TC型频率为23.4%,CC型频率为72.4%,T等位基因频率为13.9%,C等位基因频率为86.1%.两组等位基因频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C677T可能不是广东汉族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结果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低分子量多肽(LMP)基因多态性与尖锐湿疣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尖锐湿疣患者和正常人群低分子量多肽基因LMP2和LMP70。结果 LMP2*B等位基因频率在尖锐湿疣患者中增高(P〈0.05),LMP7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LMP2和LMP7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LMP2*B等位基因可能与尖锐湿疣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奥瑞姆自护模式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高龄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奥瑞姆自护理论的三个护理系统护理,尽量让患者参与到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中.结果 观察组术后早期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率调查评估有明显提高.结论 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奥瑞姆自护模式促进了患者功能恢复,减少住院天数,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检测深吸气量(IC)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入选的32例稳定期COPD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前后,观察6分钟行走距离(6MWD),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量(IC)等指标,以MMRC进行呼吸困难的分级,比较用药前后各变量变化的统计学意义及肺功能各变量与6MWD的相关性。结果:用药后FEV1和FEV1/FVC均有所改善,但与用药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IC较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增加(P〈0.05),6MWD用药后较用药前有显著提高(P〈0.01);用药后呼吸困难评分的下降较用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IC的变化(△IC)与6MWD的变化(△6MWD)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r=0.5818)。结论:IC的改变与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的改变有更好地相关性,IC的测定较FEV1更能评价COPD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Begg技术原理应用于直丝弓矫治器上用于打开前牙咬合,改善覆盖的疗效。方法 3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在治疗前,第2期打开咬合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对牙、齿槽、颌间的测量结果配对t检验。结果 前牙覆盖明显减小,其中上切牙显著舌向移动。上中切牙角明显减小,上下中切牙角显著增大。前牙覆牙合平均减小了3.68 mm,上下磨牙被伸长,而上下切牙被压低,下磨牙出现了明显的近中移动。结论 在直丝弓矫治器中应用Begg技术原理可以较快速、有效打开前牙咬合,改善前牙覆盖。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配体非诺贝特对于游离脂肪酸(FFA)介导的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IMEC)损害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和流式法分析非诺贝特对FFA诱导IMEC细胞株MS-1细胞损害的影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对照组、FFA组以及非诺贝特干预组MS-1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00.0±0.7)%、(16.2±0.8)%、(26.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MS-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80±2.07)%、(26.31±1.78)%、(19.20±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培养液NO含量分别为(6.61±0.65)、(2.48±0.62)、(4.11±0.3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OD含量分别为(20.29±1.10)、(15.10±0.40)、(16.46±0.73)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DA水平分别为(4.44±0.98)、(8.26±0.85)、(5.56±0.9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FFA可以诱导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明显脂性凋亡和氧化应激损伤,PPAR-α配体具有保护该细胞免于FFA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尖锐湿疣患者HLA-DM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的HLA-DM基因的多态性,寻找可能的易感基因。方法运用PCR-RFLP方法确定98例CA患者和93例正常人群中HLA-DM的基因型。分析DM与CA的关联性。结果检测到7种DMA与DMB等位基因,HLADMA*0101和DMB*0101等位基因在汉族CA患者中的频率显著性增高(P〈0.05和P〈0.01),而DMA*0102等位基因在CA患者中的频率显著性降低(P〈0.01)。DMA和DMB基因型在CA与正常对照之间无显著性差别。结论HLADMA*0101和DMB*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汉族人CA的易感基因或与易感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