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5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CD11b在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及红霉素对它的影响.方法肺纤维化患者(A组,n=13)13例经红霉素治疗3个月,收集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B组,n=13)13例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涂片,用桥联酶免疫法测定CD11b表达阳性的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结果A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组治疗前,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治疗后(P<0.01).结论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红霉素能抑制肺纤维化患者外用血中性粒细胞CD11b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两年来,我们应用532nm和1064nm两波长Nd:YAG激光祛除各种文身224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果酸联合点阵式铒激光治疗光老化皮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于笔者医院因皮肤老化进行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联合组采用果酸联合点阵式铒激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点阵式铒激光治疗,采用分光测色仪检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眼外眦、颧骨最高点和口角与下颏角连线中点处的L~*值(明度指数)和a~*值的变化,采用皮肤水分测试仪测试角质层含水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光老化整体评分(GSD)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眼外眦、颧骨最高点和口角与下颏角连线中点处的L~*值和a~*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联合组三个部位的L~*值和a~*值均显著上升(P0.05),且联合组的L~*值和a~*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皮肤含水量、GSD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皮肤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GS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症状改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远期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果酸和点阵式铒激光能显著改善光老化皮肤的色泽和含水量,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点阵式铒激光治疗。  相似文献   
4.
3例着色芽生菌病的临床分析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着色芽生菌病进行临床分析及病原菌鉴定。方法分析3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取患者皮损及分泌物行组织病理及真菌学检查。提取病原菌DNA,利用引物ITS4和ITS5进行rDNA ITS区序列的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在Genbank核酸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按照CLSI制定的M38-A方案对菌株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结合3例患者组织病理、真菌学特征及rDNA ITS区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Fonsecaea monophora,其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病程迁延。体外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伏立康唑、硝酸异康唑均敏感。临床上伊曲康唑和(或)特比萘芬治疗有效。结论 Fonsecaea monophora与裴氏着色霉相似,可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别,其引起的着色芽生菌病需长期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有氧条件、厌氧条件和不同微量元素对马尔尼菲青霉SUMS0152的生长、色素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有氧条件和厌氧条件下检测马尔尼菲青霉SUMS0152在沙氏培养基和含不同微量元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菌落及镜下形态特点。结果:在沙氏培养基中,菌丝相和酵母相的马尔尼菲青霉在厌氧条件下均比在有氧条件下生长快速,菌落及镜下形态无明显异常。无论有氧还是厌氧条件下,菌丝相和酵母相的马尔尼菲青霉均在缺钾培养基中生长最慢。缺钾和缺铁培养基中菌丝相马尔尼菲青霉可溶性色素产生部分被抑制。结论:马尔尼菲青霉SUMS0152更适应于厌氧条件下生长。微量元素钾、铁对马尔尼菲青霉SUMS0152的生长、色素产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巢式PCR对不同深部真菌感染组织石蜡包埋标本检测的价值。方法 收集着色芽生菌病、孢子丝菌病、马尔尼菲青霉病及其他深部真菌病石蜡组织标本共44份,行组织病理观察并提取石蜡组织标本中DNA。使用针对着色霉、孢子丝菌及马尔尼菲青霉核糖体DNA特定区域的特异性巢式PCR引物,分别对所提取的真菌DNA进行扩增。分析巢式PCR对这3种病原真菌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组织病理检查方法比较。结果 20例着色芽生菌病组织蜡块中8例扩增阳性,10例孢子丝菌病组织蜡块中7例扩增阳性,10例马尔尼菲青霉病组织蜡块均扩增阳性,其余对照深部真菌病组织蜡块扩增均为阴性,巢式PCR检测3种真菌的敏感性分别为40%、70%和100%,特异性均达到100%。组织病理检查3种真菌的阳性率分别为95%、70%、80%。结论 巢式PCR扩增石蜡包埋组织中的真菌DNA是诊断深部真菌病的一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诊断马尔尼菲青霉病。  相似文献   
7.
 报道血管肉瘤2例。患者1,男,92岁,头面部斑块、糜烂渗出4月余。皮肤科检查:面部中央、额部、头皮出现弥漫浸润性暗红斑块,肿胀,伴糜烂、渗液,间附黄黑色厚痂、血痂, 触之质硬。免疫组化CD31和Ulex europeus阳性,CD34阴性。患者2,男,72岁,右肩胛区肿物4月余。皮肤科检查:右肩胛区水肿性蓝紫色斑块、结节,大小约13 cm×14 cm,少许糜烂渗出,质中。肿瘤少许内出血,散在皮下紫癜。周围见数个卫星状结节。免疫组化CD31、Ulex europeus、CD34均阳性。依据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两例患者均诊断为皮肤血管肉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天疱疮患者并发感染的回顾性内容。方法 2017年9月到2018年10月医院在接收的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当中,选取151例作为本次的研究与观察对象。使用资料回顾分析的方式,探究天疱疮患者并发感染情况。结果并发感染为87例,感染率是57.6%。77例皮肤感染培养出98株细菌与12株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39株,占比39.8%,属于较为常见的细菌类型。真菌感染中有34例,多种细菌、真菌的混合感染,占比44.2%。结论天疱疮患者并发感染的回顾性研究中,针对于天疱疮治疗来讲,制定有效的抗感染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还需要纠正低蛋白血症,最大化降低糖皮质激素用量,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与静脉丙种球蛋白一起使用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GCG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SCL-1细胞,分别加入20μm、60μm和100μm的EGCG作用24 h后,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相对细胞增殖率,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TEN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20μm、60μm及100μm的EGCG作用SCL-1细胞24 h后,相对细胞增殖率分别为(84.25±3.3)%、(71.34±2.3)%和(60.33±4.5)%,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100.01±2.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EGCG作用细胞PCNA蛋白表达亦显著降低(P均0.05)。检测PTEN-PI3K/AKT信号途径蛋白,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GCG作用可使细胞PTEN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而p-AKT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EGCG作用能够抑制皮肤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的增殖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PTEN-PI3K/AKT信号途径介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宿主细胞感染马尔尼菲青霉后细胞凋亡、凋亡途径与该菌胞内寄生的相关性。方法马尔尼菲青霉接种于小鼠腹腔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h、36h的小鼠腹腔细胞凋亡率,用RT—PCR法测定Capase-3、Mcl-1的mRNA水平。结果小鼠腹腔内的炎症细胞凋亡卒实验组4h是10.22±3.12,36h是8.22±2.64;空白组4h是23.91±4.10,36h是27.72±8.70:凋亡因子Caspase-3的mRNA的表达量实验组4h是0.65±0.04。36h是0.53±0.02。Mcl-1的mRNA的表达量实验组4h是0.81±0.06,36h是0.92±0.06,与空白组比较其4h、36h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各组内4h与36h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马尔尼菲青霉可能通过下调Caspase-3mRNA表达及增加Mel-1的mRNA表达,从而导致宿主细胞凋亡减少,这可能是马尔尼菲青霉得以存活并随宿主细胞游走播散的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