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内置输尿管导管与旁置输尿管导管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输尿管结石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感染性输尿管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分别采用内置输尿管导管输尿管镜碎石术(内置组))和旁置输尿管导管输尿管镜碎石术(旁置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结果、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内置组手术时间短于旁置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旁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而两组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短时低热(38. 5℃)及高热( 38. 5℃)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两组术后均无输尿管穿孔、黏膜撕脱发生。结论输尿管镜内置输尿管导管与旁置输尿管导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感染性输尿管结石疗效相当,但内置输尿管导管碎石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讨论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炎症因子水平共同预测胸背部皮瓣修复四肢烧伤创面的效果,并建立预测方程,进行临床验证。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笔者医院就诊的胸背部皮瓣修复四肢烧伤创面的患者172例,其中97例患者作为建模队列,根据美学修复效果,将患者分为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不同组间社会人口学特征及炎症因子水平,并建立回归方程预测创面修复效果。另外75例患者作为验证队列,进行预测模型的验证。结果:建模队列患者的年龄在显效组最低,无效组最高,但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所占比例在显效组最高,初中及以下所占比例在无效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和IL-6水平在显效组最低,异常增高比例分布小,但其在无效组最高,异常增高比例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IL-6水平增高、CRP水平增高、年龄增长为无效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增高则与无效呈现负关联,回归方程为:Y=-8.249+0.070X1+0.023X2+0.641X3-0.024X4。对验证队列应用模型进行验证,当Y≥-0.608时有效,Y<-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置4F输尿管导管联合200μm光纤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本研究应用内置4F输尿管导管联合200μm光纤钬激光碎石治疗4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方法为术中将4F输尿管导管与200μm钬激光光纤一并自输尿管镜插入,碎石的同时,输尿管导管起到排水形成水循环作用,保持视野清晰,降低输尿管内腔压力.结果 本组碎石率为95.6%,手术时间(36.5±4.8) min.住院时间(2.9±0.4)d.术后血尿持续时间(1.8±0.3)d.术中输尿管腔内压力碎石前、结石梗阻解除时、结石梗阻解除后及碎石结束前分别为(25.6-1.2) mmHg、(51.6±4.3)mmHg、(28.7±2.8) mm-Hg、(12.4±3.5) mmHg.无输尿管损伤、发热、大出血.结论 内置4F输尿管导管联合200μm光纤钬激光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同时经济适用,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 PRF联合腹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面部恶性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中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于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收治的面部皮肤癌术后需行全厚皮片移植患者80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行皮片移植,外加多层无菌辅料,n=40)和研究组(将A PRF凝胶覆盖创面后,行皮片移植,外加多层无菌敷料包扎,n=4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情况,手术后 1月及 3 个月时患者的瘢痕评估(POSAS)得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平均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至出院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7 d的皮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术后15 d及21 d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POSA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平均换药次数、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 PRF联合腹部全厚皮片移植能够有效地修复面部恶性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1a期肾细胞癌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3例民期肾细胞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肾动脉阻断,距肿瘤约0.5cm处,整块剪除肿瘤和部分肾实质及其表面的脂肪组织,分层缝合集合系统和肾实质,解除肾动脉阻断。观察手术时间、肾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肾功能、临床复发及转移情况。结果83例患者中2例因术中出血中转开放手术,其他病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90~120min,平均105rain;热缺血时间25~40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40~120ml,均未输血。随访10~36个月,平均23个月,无继发出血,无漏尿,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肾功能无异常。结论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a期肾细胞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Ⅰ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单置肾造瘘管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采取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分为对照组(所有皮肾通道均放置Fr14造瘘管)和实验组(选择1个皮肾通道放置Fr14肾造瘘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24h、48h、72h时点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输血率、术后大出血、腹膜后血肿及尿外渗、术后发热、漏尿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术后第24h时点VAS、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拔管后漏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腹膜后血肿及尿外渗、术后发热、术后P24h、P48h时点VAS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Ⅰ期多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单置肾造瘘管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漏尿时间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