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3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93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2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酶键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又称体外基因扩增法,是1985年美国Cetus公司的Saiki和Multis等人首先建立的一种体外扩增基因的方法。应用PCR法进行体外基因扩增,可使极微量的单拷贝的特定核苷酸片段在2~4h内扩增到上百万倍,而易于被检出。由于这一技术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度高及特异性强的优点,使得PCR技术在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显示出巨大潜力。本文就PCR基本原理及在乙型和丙型肝炎研究中的应用作一介绍。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1PCR技术的基本原理PCR技术的本质是DNA复制。体外复制过程有以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将我院19年(1981-1999)中收治的743例HFRS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HFRS发病年龄以20-49岁为主(68.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P<0.05),农民发病多(75.7%)。1981年HFRS发病率最高,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年每月均有发病,4-6月份为高峰,死亡35例,病死率为4.7%。结论 本地区HFRS流行病学特征符合家鼠型HFRS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患儿 ,男 ,14岁。因反复呕吐发作 4年于 1999年 3月2 0日入院。患儿近 4年来每 4~ 6个月发作呕吐一次 ,每次7~ 10d ,呕吐物为墨绿色 ,量多 ,每日 6 0 0~ 80 0ml ,经禁食、补液后可缓解。本次入院症状同前 ,且停止排气排便。检查 :消瘦 ,重度脱水貌 ,神情淡漠 ,全腹软 ,中下腹瘪陷 ,胃振水音阳性 ,无压痛及反跳痛 ,肠鸣音弱。立位腹平片示左上腹胃内气液平面及中上腹偏右一小气液平面 (双泡征 ) ,小肠无充气。上消化道钡透示十二指肠水平部完全梗阻。术前准备完善后以十二指肠梗阻急诊剖腹探查 ,术中发现 ,回盲部位置正常 ,十二指肠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各期流行性出血热 (EHF)患者尿 N-乙酰 -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改变及其与 EHF病程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比色法对 1 0例 EHF患者进行尿 NAG酶活性 ,NAG酶活性指数测定 ,同时随机选取 1 2 0例体检正常者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EHF患者尿 NAC酶活性 ,NAG酶活性指数均较对照组增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其中以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最为显著 (P<0 .0 0 1 ) ,发热期次之 (P<0 .0 1 ) ,恢复期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结论 :尿 NAG酶活性及 NAG酶活性指数与 EHF患者肾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且 NAG酶活性指数较 NAG酶活性更稳定、更可靠 ,适时开展此项检测有助于 EHF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5.
2001~2004年合肥市麻疹监测系统数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合肥市麻疹监测系统数据,为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4年合肥市确诊的539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结果2001~2004年平均发病率为3.01/10万,2004年较2001年发病下降了43.6%,发病人群主要为中、小学生,<15岁儿童占总病例数的63.1%。结论应进一步对薄弱地区、薄弱人群进行MV的加强免疫活动,控制麻疹爆发;在有条件的地区对1~14岁儿童开展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使用,同时注意<1岁和20岁以上人群发病逐渐增长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去甲万古霉素浓度的HPLC测定方法及临床应用。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柱(150mm&#215;4.6mm,5μm);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甲醇-乙腈(86:10:4);流速1mL&#183;min^-1;检测波长236nm;以万古霉素为内标,采用硫酸锌直接沉淀蛋白后进样.结果:去甲万古霉素血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Y=0.0348C-0.0418,r=0.9998;线性范围2.0~100.0mg&#183;L^-1;日内RSD小于5.6%;日间RSD小于6.3%;去甲万古霉素高、中、低浓度的平均方法回收率分别为101.36%、97.63%、99.57%;平均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9.84%、88.82%、88.68%。该方法适于ICU患者接受治疗时去甲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监测。结论: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回收率稳定,适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人体药动晕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型乙型肝炎时乙型肝炎病毒 (HBV)的复制状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聚合酶链反应测定 172例乙型肝炎病人的HBV复制指标。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HBeAg和 /或HBVDNA阳性率明显低于非重型慢性肝炎 (P <0 0 1) ;HBV复制状态与血清转氨酶、总胆红素水平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HBV复制活跃不一定是重型肝炎发生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与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流感病毒H1N1亚型感染BALB/c小鼠建立流感模型,注射给予小檗碱或利巴韦林治疗.观察小鼠生存及肺、结肠炎症损伤情况;ELISA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IL-17A和IFN-γ水平;RT-qPCR检测肺脏IFN-γ、IL-10和CCL25 mRNA转...  相似文献   
9.
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紫杉醇脂质体与普通紫杉醇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例给予紫杉醇脂质体8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替加氟600mg/m2静脉滴注,第1~3天。对照组35例给予紫杉醇80mg/m2,其余药物用法相同。每28d为1个周期,共2周期。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疗效及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因溶媒产生的过敏反应方面,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脂质体治疗晚期食管癌效果良好,两种紫杉醇疗效相当,但紫杉醇脂质体的过敏反应明显低于紫杉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钠泵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以及钠泵各亚基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内洋地黄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7组,每组8只。假手术对照组(sham):丝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MIR):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45 min;生理盐水组(NS)、维拉帕米组(Ver)、小剂量、中剂量、大剂量地高辛抗血清组(ADA):于再灌注前5 min经股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维拉帕米5 mg·kg-1、地高辛抗血清8.6 mg·kg-1、 17.3 mg·kg-1、34.5 mg·kg-1,容积均为5 mL·kg-1,5 min内注射完毕,其余同MIR模型组。再灌注结束后,立即取缺血区左室心肌检测心肌匀浆内洋地黄素水平、心肌细胞膜Na+ 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线粒体总钙浓度;分别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膜钠泵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线粒体总钙浓度升高,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在mRNA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均明显下降;维拉帕米除具有降低线粒体总钙浓度外,对其它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地高辛抗血清呈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恢复细胞膜钠泵和Ca2+Mg2+ATP酶活性,降低线粒体总钙浓度,上调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mRNA及蛋白水平的基因表达。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促进机体内洋地黄素分泌增加,后者通过下调心肌细胞膜上的钠泵α1、α2、α3和β1亚基基因表达抑制钠泵活性,进而抑制Ca2+Mg2+ATP酶活性,导致线粒体内钙超载,介导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洋地黄素特异性拮抗剂地高辛抗血清通过阻断内洋地黄素的生物学作用,上调钠泵各亚基的基因表达,发挥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