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现代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进步,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逐年提高。因此,基于诊断和治疗水平的肿瘤临床分期也在不断进行修订。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自产生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期间已经历了10次修订,成为在全世界描述居民健康状况不可缺少的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with men,MSM)艾滋病新发感染率逐年上升,对MSM人群实施高危行为干预成为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工作之一[1]。由于同性恋群体有一定的隐蔽性,目前我国有关同性恋人群规模估计方面的数据相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内地静脉注射吸毒人群(injecting drug users,IDUs)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相应检索策略收集2000-2015年期间针对该人群的HIV和HCV感染状况的文献,提取数据建立数据库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中国内地IDUs中HIV感染率为7.00%(95%CI:6.10%~8.00%),HCV感染率为67.10%(95%CI:61.00%~73.20%)。亚组分析显示,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时间段HIV和HCV感染率不同;单因素Meta回归分析显示HCV感染率是HIV感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高HCV感染率组HIV感染率高于低HCV感染率组。结论 2000-2015年中国内地IDUs HIV和HCV感染率较高,HIV感染率与HCV感染率关系密切,在IDUs中可用HCV感染率的高低来评估该人群中HIV的感染和流行风险。  相似文献   
4.
我国男男性行为(MSM)人群中艾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需要引起社会重视.近年来,我国MSM人群中各种新HIV-1独特重组型(URFs)和流行重组型(CRFs)不断被发现,CRF01_AE和CRF07_BC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HIV-1流行亚型.及时发现和鉴定各种HIV-1亚型,对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HIV-1感染者外周血微小RNA-155(miR-155)水平,并研究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收集121例接受抗病毒治疗(HAART) HIV-1感染者和43例未接受HAART的感染者,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miR-155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和CD3+CD8+T细胞数及其活化细胞的比例(CD4+CD38+%和CD8+CD38+%). 结果 HIV-1感染者特别是治疗无效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CD4+和CD8+T细胞中的miR-155水平显著升高(F=11.317,P<0.01).治疗无效者和未HAART治疗者CD38+的CD4+和CD8+T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和治疗有效组(F=5.813,P<0.05),miR-155表达水平与T细胞免疫活化正相关(r=0.581,P=0.037;r=0.732,P=0.001).结论 本研究提示HIV-1感染者外周血miR-155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与T细胞免疫活化正相关,可以作为HIV-1免疫应答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2a(派罗欣)±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前和治疗早期转氨酶明显升高者,联合双环醇(百赛诺)治疗的疗效.方法 收集HBeAg阳性/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派罗欣180 μ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疗程48周以上,治疗结束后随访26周.HBV DNA≥1×108拷贝/ml者联合NUC(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治疗前ALT> 500 U/L或派罗欣治疗第一针后ALT> 300 U/L者联用双环醇25 mg,每日3次,治疗1~2个月.治疗前2 × ULN< ALT <300 U/L或治疗后ALT< 300 U/L者单用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应答和不良反应状况.结果总计54例患者(HBeAg阳性44例,HBeAg阴性10例)完成治疗及随访,其中20例联用双环醇(联合治疗组),34例未联用双环醇(对照组).结果 显示双环醇联合治疗组于治疗后ALT水平逐周下降,4周后有90%( 18/20)患者ALT< 200 U/L,对照组为85.3% (29/34例).随访26周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0%(16/20)和85.3% (29/34);病毒学应答率相仿,联合治疗组较对照组HBsAg血清学转换率有明显增高(P =0.044),分别为30% (6/20)和11.8%(4/34).结论 双环醇可明显缓解干扰素治疗诱导的转氨酶升高反应,确保干扰素治疗顺利进行,且不影响其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不同干预模式下男男性行为者(MSM)HIV相关知识、行为的差异,分析MSM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抽取2013年3-10月在绍兴市柯桥区活动的412名MSM按照干预模式分为主动求询组(n=275)和外展干预组(n=137),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高危行为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调查412名MSM,收回有效问卷412份,有效率100.0%.主动求询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6.0% (264/275),高于外展干预组的90.5%(124/137,x2=5.066,P<0.05).主动求询组最近一次同性商业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以及最近6个月同性商业性行为、与异性性行为每次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0.9%(10/11)、79.3% (46/58)、81.8%(9/11)和48.3% (28/58),高于外展干预组的37.5%(3/8,确切概率法,P<0.05)、58.8% (20/34,x2=4.437,P<0.05)、25.0%(2/8,确切概率法,P<0.05)和14.7% (5/34,x2=10.501,P<0.01).年龄≥45岁、非婚和最近1年参加HIV检测是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OR=3.81、1.85和2.00,P均<0.05).结论 主动求询人群艾滋病知晓率以及安全套使用率均高于外展干预人群,要加强对<45岁、最近1年无HIV检测史、已婚MSM人群避孕套使用的宣传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和建立建筑企业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模式。方法:绍兴市柯桥区在建筑企业中推行流动人口艾滋病高危干预"八个一"工程。结果:新模式推广后,干预队伍得到加强,建筑企业流动人口干预人数从1 468人次增加到65 309人次,知晓率由37.6%提高到80.3%(P〈0.05),愿意坚持使用安全套来预防艾滋病由5.7%上升到43.9%(P〈0.05)。结论:建筑企业中推广防艾"八个一工程"是有效的干预模式,为类似地区流动人口行为干预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元阳县HIV感染者配偶接受HIV检测及HIV阳性检出影响因素,为本地做好HIV阳性者配偶预防控制HIV提供依据。方法筛选出元阳县(2014~2015)年VCT服务人群中因配偶为HIV阳性感染者而求寻检测的个案信息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元阳县(2014~2015)年有263名HIV阳性配偶求询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达30.4%,其中既往接受过HIV抗体检测的131人中检出HIV阳性率为19.1%,低于未接受过HIV抗体检测的HIV阳性检出率(4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既往检测3个因素与HIV阳性检出率有关。结论元阳县HIV感染者配偶HIV阳性检出率高,首证感染一方为男性、年龄≥50岁和既往未接受HIV检测是HIV阳性检出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艾滋病(AIDS)正以惊人的速度传播蔓延。国内外研究报告,由于网络的普及及大学生对国外性行为获取的能力较强,2·2%~30%大学生有过性行为[1,2],可见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迫在眉睫。2003年11~12月我们对大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干预,并对效果进行评估。对象与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