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预激小剂量方案早期再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缓解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9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资料,均采用标准DA方案诱导化疗,其中38例患者诱导化疗第14天存在明显残留病,21例患者采用小剂量预激方案早期再诱导化疗,17例患者采用标准DA方案再诱导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再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97例患者总CR率为60.8%;38例需要再诱导化疗的患者中,预激方案再诱导组CR率为76.2%,明显高于DA方案再诱导组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两组患者再诱导化疗过程中感染、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诱导化疗第14天存在明显残留病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小剂量预激方案早期再诱导化疗有较高的CR率,优于标准DA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毒性T细胞17(Tc17)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激素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与40名正常人外周血中Th17淋巴细胞、Tc17淋巴细胞占CD3+T淋巴细胞比例,并对比其在ITP患者激素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TP患者治疗前外周血Th17淋巴细胞和Tc17淋巴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患者在激素治疗后Th17淋巴细胞和Tc17淋巴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TP患者Th17和Tc17细胞表达升高,经激素治疗后明显降低。Th17和Tc17细胞可能参与了ITP的发病并在激素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IL-17和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剂复合物(PIC)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DLBCL患者103例(DLBCL组),同期选择3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LBCL组采用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和泼尼松)方案化疗,化疗结束后行全身影像学检查,对疗效进行评估,将103例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44例,化疗无效组59例。分别于对照组健康体检时、DLBCL组化疗前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7,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CEA、PI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用曲线下面积比较血清CEA、IL-17、PIC水平及联合检测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LBCL组血清CEA、PIC水平高,血清IL-17水平低(P均<0.05)。DLBCL患者血清CEA、IL-17、PIC水平与结外受累的器官、淋巴结数目、国际预后指数评分(IPI)、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无关(P均>0.05)。与化疗有效组比较,化疗无效组血清CEA、PIC水平高,IL-17水平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