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AD大脑异生皮质区CT血流灌注水平及与精神行为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AD患者89例,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评分分轻度AD组(39例),中度AD组(32例),重度AD组(18例),选同期健康者30例为对照组,分析不同AD程度TTP和NPI评分相关性。结果不同程度AD患者不同感兴趣区TTP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中、重度AD组TTP显著较对照组延长,P0.05。不同程度AD组NPI评分差异显著(P0.05)。经相关性分析,轻、中、重度AD组和脑CT血流参数TTP与NPI评分均存在负相关性(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异生皮质区缺血性改变可能导致患者精神行为发生,且随病情进展损害加重。  相似文献   
2.
许雷雷  郭钢花 《中国校医》2018,32(4):256-257
目的 探究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影响,并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手法进行治疗,其中包含常规上下楼梯训练以及步行训练、平衡训练等;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手法的基础上加入悬吊疗法作为治疗方案。对2组患者下肢状态进行FMA评分,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恢复效果更加优秀。结论 采用悬吊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行能力和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治疗脑卒中患者的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MRI影像学检查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7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归性分析患者海绵窦区的病灶大小、形态;MR T1WI、T2WI、DWI的信号特征;误诊与确诊情况。结果 7例均属海绵窦单发病灶,4例为左侧,3例为右侧;最大径线2.5-6.1cm,平均3.9cm;7例中有6例呈横向生长,病灶均为左右走向,范围多横跨脑蝶鞍内外,呈现哑铃状或葫芦的高信号影。在MRI影像学图像中,7例病变的T1WI序列信号均显著小于脑白质,稍低于脑灰质;4例患者的T1WI散在分布高信号影,并且T2WI序列整体的高信号显著高于脑实质信号;增强扫描后,7例病灶均显著均匀强化,其中2例病灶出现边缘脑膜尾征;1例患者的T1WI、T2WI、DWI上均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后边缘部分片状强化。7例患者有2例误诊为脑膜瘤,术后病理检查实为CSHAs,误诊时间分别为3周、5周。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影像结果有助于提高临床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