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肝移植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和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对输血的指导意义。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肝移植患者,比较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输血和未输血患者TEG指标,如反应时间(R)、血块形成时间(K)、角度(α)、最大振幅(MA)和凝血功能指标,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结果 在52例患者中,无肝前期输血率为17.3%,无肝期输血率为86.5%,新肝期输血率为75.0%(P<0.05);无肝前期输血患者APTT为(74.4±7.2)s,显著长于未输血患者【(66.9±8.1)s,P<0.05】,新肝期输血患者PT和TT分别为(30.4±5.4)s和(30.2±3.6)s,显著长于未输血患者【分别为(26.1±4.6)s和(27.0±4.2)s,P<0.05】,无肝期输血与未输血患者APTT、PT、TT和Fib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肝前期输血患者K值为(7.6±1.8)min,显著长于未输血者【(6.0±2.0)min,P<0.05】,无肝期输血患者R、K和α分别为(26.4±5.5)min、(15.3±2.8)min和(15.8±4.4)°,未输血者分别为(21.8±4.3)min、(12.0±3.9)min和(19.5±3.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肝期输血患者α和MA分别为(20.3±4.1)°和(34.4±5.8)mm,未输血者分别为(23.8±3.5)°和(39.0±4.5)m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肝前期20例大量输血患者APTT为(77.3±6.8)s,显著长于32例未大量输血患者的【(70.4±7.9)s,P<0.05】,无肝前期大量输血患者K值为(8.0±1.7)min,显著长于未大量输血患者【(7.1±1.4)min,P<0.05】,无肝期大量输血患者R值为(29.3±5.2)min,显著长于未大量输血患者【(23.6±4.7)min,P<0.05】,无肝期大量输血患者K值为(16.8±3.1)min,显著长于未大量输血患者【(13.7±2.8)min,P<0.05】,无肝期α为(15.2±3.6)°,显著小于未大量输血患者【(18.4±4.4)°,P<0.05】,新肝期大量输血患者TT水平为(31.5±3.0)s,显著长于未大量输血患者【(28.2±3.3)s,P<0.05】,新肝期大量输血患者MA水平为(32.8±5.5)mm,显著短于未大量输血患者【(38.7±4.3)mm,P<0.05】,新肝期大量输血患者α为(19.8±3.7)°,显著小于未大量输血患者【(22.4±3.1)°,P<0.05】。结论 对于肝移植患者及时动态地监测TEG和凝血功能指标有助于判断凝血功能变化,指导合理地输血,各指标的意义还需要认真地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对临床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的指导作用。方法:选择临床医生申请进行TEG检测的患者295例,其中有189例患者分别进行TEG检测和传统凝血项检测,选取TEG检测参数结果和凝血项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并对TEG检测结果所指导的临床用血成分与临床申请输注血液成分进行比较。结果:APTT、PT与R、K为正相关,r分别为0.379、0.326和0.255、0.239,P0.01;Fg与K、Angle、MA呈显著相关,r分别为-0.289、0.391和0.584,P0.01;PLT与K、Angle角、MA呈显著相关,r为-0.372、0.461和0.645,P0.01。结论:TEG检测对临床患者合理使用血液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1例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后产生高效价抗-D致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为Rh(D)阴性患者安全输血提供策略建议。采用盐水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和性质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对不规则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和效价测定;将配血不合红细胞与患者血清在37℃温吸收后在56℃热放散,对所得放散液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同时采用吸收放散法对献血员红细胞进行DEL型检测。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为阳性,抗体性质为IgG型,抗体特异性为抗-D,效价为2 048,配血不合红细胞吸收放散液抗体特异性鉴定为抗-D,经吸收放散检测该献血员为DEL型(回顾调查该患者在17 d前输注的一袋红细胞也为DEL型)。Rh(D)阴性患者接受DEL型血输注,具有产生抗-D的潜在风险,所产生的抗-D可再次结合DEL型红细胞致配血不合。对于有输血史、妊娠史、有生育要求的女性以及输血依赖等群体输注应持谨慎态度。对已经产生抗-D患者,在非紧急情况不应输注,避免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呼吸循环衰竭患者的输血情况及影响因素,筛选输血危险因素,为评估该类患者的输血风险积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在本院急诊ICU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的呼吸循环衰竭患者134例(主要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心跳呼吸骤停、重症肺炎及暴发性心肌炎等)在ECMO期间的输血情况(上机当日、下机当日及全程总量),统计患者信息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收缩压、术前诊断、ECMO模式、凝血功能、ECMO前是否进行心肺复苏(CPR)、ECMO转机时间及最终结局等,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ECMO期间输血的相关因素,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分析ECMO全程输注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及冷沉淀的影响因素。结果 134例患者ECMO期间输血126例,输血率94%。ECMO全程平均输注红细胞(6.7±0.7)U,血浆(465.5±84.2)mL,冷沉淀(1.6±0.5)U,血小板(1.4±0.2)治疗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程提示女性、V-A模式、转机时间及下机当日INR是ECMO全程输注红细胞的影响因素。结论 ECMO治疗的此类患者病情危重,输血率高;女性、V-...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重症溶血发生率较低且呈降低趋势,但仍可见报道〔1-2〕。本人将工作中碰到的1例抗D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抢救成功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南京市秦淮区双塘社区成年女性2010~2011年的血脂变化情况。方法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2010~2011年双塘社区成年女性血清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两年间血脂检测总体异常人数变化不大,统计学分析χ2=0.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脂异常比率均大于20%,超过全国水平。结论通过对双塘社区成年女性两年血脂检测、分析,双塘社区成年女性居民的血脂异常情况有待重视与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输注辐照成分血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及临床效果。方法:比较220例患者输注辐照悬浮红细胞前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的变化与输注辐照单采血小板前后血小板(PLT)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各患者输注成分血后至30d有无TA-GVHD相关症状,比较输注辐照成分血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变化。结果:输注辐照成分血后患者外周血RBC、Hb、Hct、PL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功能指标ALT、AST、ALP、GG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生TA-GVHD相关症状。结论:输注辐照成分血可以有效预防TA-GVHD,并能明显提高RBC、Hb、Hct、PLT的值,在临床治疗中达到改善贫血、预防出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准确对抗-Mur,抗-E进行抗体类型和特异性鉴定,为患者选择合适的供血者,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者红细胞进行Rh分型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采用盐水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患者血清与谱细胞的反应格局来确定抗体的类型及特异性,同时进行抗体效价的测定,运用荧光PCR法对患者MNS血型系统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患者红细胞Rh分型为DCCee,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阴性,血清中存在(IgG+IgM)型抗-Mur和IgG型抗-E抗体,IgG型抗-Mur效价为4,IgM型抗-Mur效价为2,IgG型抗-E效价为32,MNS血型系统基因分型结果为M(-)N(+)S(-)s(+)Mur(-)。结论:抗-E和抗-Mur均可以引起严重免疫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在不同介质中,不同实验条件下,以及正确选用抗体筛查和抗体特异性鉴定细胞,帮助我们检出有临床意义的抗体,尤其避免低频抗体的漏检,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0.
孕产妇血型抗体效价测定在产前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孕产妇血清中血型抗体效价的测定,旨在了解异常IgG抗-A(B)或抗-D水平在孕妇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孕妇血清中IgG类血型抗体效价与新生儿溶血病(HDN)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及治疗HDN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凝聚胺法分别对1316例0型血孕妇和64例Rh(D)阴性血孕妇血清中IgG抗-A(B)和抗-D水平做出测定。对新生儿运用微柱凝胶法做HDN溶血3项检测。结果:①在所检测的1316例0型血孕妇中,IgG抗-A测定有802例,效价≥64为129例,异常检出率占总抗-A的16.1%;IgG抗-B测定有744例,效价≥64为135例,异常检出率占总抗B的18.1%。其中89例IgG抗A(B)≥64O型血孕妇所生新生儿中,有22例患HDN,阳性率占24.7%;②64例Rh(D)阴性血受检孕妇中,5例检测出IgG抗-D抗体,抗体检出率占7.8%,新生儿中有3例患Rh—HDN。结论:①HDN的发病率随着母体内的IgG类血型抗体水平增高而增大;②对于Rh(D)阴性的孕妇,IgG抗-D效价与孕次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