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皮祖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含有内皮祖细胞, 能够迁移至外周血并分化为成熟内皮细胞,参与胚胎时期的血管生成、出生后的微血管新生以及肿瘤组织的发生。体内内皮祖细胞数量和活性受多种生理性及病理性因素的的影响。体外扩增后回输体内可以修复受损组织、器官的血管,促进器官功能恢复;抑制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内皮祖细胞为缺血性疾病以及肿瘤的治疗提供了另一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腹泻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患急性腹泻的患儿为观察组,按照脱水程度分为三组,A组50例为无脱水或仅有轻度脱水腹泻患儿;B组35例为中度脱水腹泻患儿;C组15例为重度脱水或低血容量休克腹泻患儿,选年龄及性别相匹配20例正常体检儿童,入院后及腹泻停止3 d后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各组血浆D-乳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浆D-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前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B组、C组D-乳酸水平均显著上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B组血浆D-乳酸水平低于C组(P<0.01).A组和B组患儿治疗后血浆D-乳酸水平下降幅度不大,与治疗前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治疗后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停止后3 d,仅重度脱水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有所下降.结论 急性腹泻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与患儿脱水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微囊化儿茶素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儿茶素具有强抗氧化活性已成共识,但其对免疫调节作用报道甚少;同时,儿茶素存在不稳定性及脂溶性差等缺陷,微胶囊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目的:观察微囊化儿茶素与儿茶素对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特异性体液免疫、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及胸腺与脾脏脏器系数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 1/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材料:安化小叶种儿茶素由湖南会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儿茶素的微囊化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小儿肾脏病研究室完成.环磷酰胺由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方法:6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生理盐水组,儿茶素500,250,125 mg/kg组,乙基纤维素500,250,125 mg/kg组;微胶囊化儿茶素500,250,125 mg/kg组,环磷酰胺组,环磷酰胺+微胶囊化儿茶素500,250,125 mg/kg组,环磷酰胺+儿茶素500,250,125 mg/kg组:环磷酰胺+乙基纤维素500,250,125 mg/kg组共20组.生理盐水、儿茶素、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化儿茶素均灌胃给药,连续给药14 d;环磷酰胺自第11天起腹腔注射给药80 mg/kg,连续4 d.主要观察指标:利用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测定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实验测定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小鼠碳粒廓清指数测定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以及脾指数与胸腺指数衡量机体免疫功能.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微胶囊化儿茶素与儿茶素500,250 mg/kg组的耳肿胀度明显增加:微胶囊化儿茶素500,250,125 mg/kg组半数溶血值、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增高(P<0.01,P<0.05);儿茶素500 mg/kg组小鼠的半数溶血值有一定的提高,儿茶素500,250,125 mg/kg组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明显提高(P<0.05,P<0.01).与环磷酰胺模型组小鼠比较,环磷酰胺+儿茶素500,250 mg/kg组及环磷酰胺+微胶囊化儿茶素500,250 mg/kg组小鼠耳片肿胀度、半数溶血值、碳粒廓清指数、吞噬指数、脾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P<0.01).各微胶囊化儿茶素组耳片肿胀度、半数溶血值、小鼠脾指数、胸腺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均高于其对应的儿茶素组.结论:儿茶素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及环磷酰胺致免疫低下型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特异性体液免疫、非特异性体液免疫、胸腺与脾脏的脏器系数,微囊化儿茶素效应强丁游离儿茶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牛初乳短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BctIGF-1)对肾病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为治疗肾病综合征(N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0只周龄相同、体质量相近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病组、BctIGF-1治疗组;实验第6周末杀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清与尿IGF-1水平,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其肝、肾组织IGF-1 mRNA表达,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24h尿蛋白排泄量。结果BctIGF-1治疗组24h尿蛋白及病理积分均低于肾病组(P〈0.05,0.01);肾病大鼠血清IGF-1水平明显低于BctIGF-1治疗组(P〈0.05),尿IGF-1排泄量明显高于BctIGF-1治疗组(P〈0.01);各组大鼠肝组织IGF-1 mRNA表达差异无显著性;肾组织IGF-1mRNA表达由高至低依次为对照组、BctIGF-1治疗组、肾病组,BctIGF-1治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BctIGF-1治疗与对照组IGF-1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肾病组(P〈0.01,0.05)。结论BctIGF-1可有效降低肾病大鼠尿蛋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其血清游离IGF-1水平、促进肾局部IGF-1mRNA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Th1/Th2迁移与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辅助性T细胞亚群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状态的重要因素,其失衡参与许多疾病,特别是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儿童继发性肾炎的最常见的原因,与患儿自身免疫状态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肾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肾脏病理、肾间质微血管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32名该院确诊的HSPN患儿为观察组,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修订的诊断标准,入院前未应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5例因肾外伤切除肾组织患者为对照组。所有肾脏标本进行常规苏木精 伊红染色,并进行微血管评分。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及CD34的表达,以CD34作为微血管内皮细胞标志。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肾脏VEGF表达与肾脏病理积分、微血管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和病理分级Ⅱ级HSPN组相比,病理分级Ⅲ级及以上HSPN患儿肾脏微血管密度明显减低,并随病理分级的增加而减少,各组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②与对照组相比,Ⅱ级HSPN组肾脏微血管评分无明显变化,Ⅲa、Ⅲb级、Ⅳ、Ⅴ级组肾脏微血管评分明显降低,随着病理分级的加重,肾脏微血管评分逐渐降低,各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VEGF表达在病理分级Ⅱ级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Ⅳ/Ⅴ级组则较对照组降低(P<0.05),Ⅲa级、Ⅲb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HSPN组随着肾脏病理改变的加重,VEGF表达逐渐下降,各级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肾组织VEGF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变化一致,二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3,P<0.01。结论:VEGF表达减低可能参与了HSPN肾脏病理损害及微血管损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9):717-721]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6岁以下小儿肾脏疾病病理特点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对313例临床诊断为14种肾脏疾病的6岁以下小儿进行肾组织病理检查.采用快速经皮肾活检术,将穿刺取得的组织分成3部分,按常规方法所有病例分别进行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标本均作HE,PAS,PASM及Masson染色,均应用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中IgG,IgM,IgA,C3,C4,C1q及Firibn,部分病例根据血化验乙肝抗原阳性者加做免疫荧光检测肾组织中的HBsAg,HBeAg和HBcAg.本组290例(92.65%)进行了电镜检查.结果:313例肾活检成功率为100%;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血尿103例(32.92%),单纯性肾病82例(26.21%),急性肾炎综合征63例(20.14%),紫癜性肾炎26例(8.32%),乙肝相关性肾炎15例(4.79%),孤立性蛋白尿8例(2.56%)等;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性肾A炎162例(51.75%),IgM肾病26例(8.31%),微小病变扣轻微病变25例(7.99%),IgA肾病23例(7.35%),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6(5.11%),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14例(4.47%),薄基底膜病14例(4.47%),膜性肾病14例(4.47%)等.通过电镜检查,使Alport综合征、先天性肾病、薄基底膜病得以明确诊断.通过肾活检组织免疫病理学检查,使IgA肾病、IgM肾病及C1q肾病得以确诊.结论:临床表现类似的疾病病理类型不同,同一病理类型的疾病,临床表现可以多样.肾活检病理诊断对6岁以下小儿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估计预后均有重要价值.电镜在肾病理检查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疾病本身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和血清学改变,因此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大困难和挑战.文章从JIA的早期临床特点,检测早期诊断相关自身抗体,应用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以及骨密度检测等多方面论述目前早期JIA的进展,以提高对早期JIA的诊断水平,早期开始有效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蛋白尿(IP)患儿的病理组织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1例IP患儿进行肾组织病理活检,根据其病理类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并进行0.5~10年的随访。结果:21例患儿肾活检结果示,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13例(轻度系膜增生3例,中度系膜增生6例,重度系膜增生4例),轻微病变型(MCN)2例,IgA肾病(IgAN)3例(病理分级Ⅰ级1例,Ⅱ级2例),局灶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FSGS)2例,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炎(EnPGN)1例。间质-小管病变主要见于MsPGN和FSGS两种病理类型,主要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及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萎缩、上皮细胞空泡变性。21例中除1例EnPGN外,余20例均给予了药物治疗。21例中症状消失无复发15例,蛋白尿持续存在者3例(病理表现为MsPGN和FSGS),蛋白尿持续不消并伴肾功能损害(病理表现为重度MsPGN)者2例,血压增高者(病理表现为FSGS)1例。结论:本病表现为持续性蛋白尿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病理损害,大多数经治疗可有良好预后,严重的MsPGN和FSGS患儿预后较差,对此应以护肾为主,适当应用延缓肾功能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