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女性烧伤患者合并月经来潮时容易出现创面侵蚀性加深的发生机制与预防方法。方法 200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47例烧伤时或伤后1周出现月经来潮的的女性患者作为A组,另同期59例烧伤无合并月经来潮的女性患者作为B组和同期15~50岁成年男性患者123例作为C组进行对照观察。观察各组病例的浅Ⅱ度创面的感染发生率、创面加深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均有创面感染的发生并且感染率基本相似,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创面加深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A组与B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女性烧伤患者在月经期出现的这种特殊表现的创面加深的可能原因为:①女性月经期血液或血管性状异于平常致创面局部缺血坏死;②女性月经期免疫功能低下,烧伤创面容易出现侵袭性感染;③或上述两种情况共同作用而出现这种较特殊的创面加深表现。女性烧伤患者合并月经来潮时容易出现创面侵蚀性加深,如果在治疗中加强活血化瘀及预防感染,相信可以减少这一不良后果的发生。加深这方面的认识对于提高烧伤治疗水平应该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烧伤感染创面或陈旧创面的植皮成活率明显偏低。如果在这种样的创面植皮后加用封闭式负压引流( vaccum sealing drainage ,VSD)可以明显提高植皮成活率。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研究病例165例,男112例,女53例,年龄15~70岁。烧伤原因;开水烫伤86例,火焰烧伤53例,酸碱烧伤15例,爆炸伤7例,电击伤4例。选取的烧伤创面均存在创面感染,烧伤深度为深Ⅱ度~Ⅲ度,入院后随机分为A组(73例)和B组(92例),A组游离皮片植皮术中采用VSD替代传统敷料压力包扎,B组采用常规植皮手术及压力包扎。结果:2组病例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前准备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是否成活率过低需要再次手术补植皮。 A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3.56天,植皮成活率70%~100%,平均92.4%,术后植皮区完全愈合时间5~19天,平均11.62天。 B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8.72天,植皮成活率20%~100%,平均72.3%,术后植皮区完全愈合时间5~42天,平均17.71天,其中11例由于成活率<50%需2期手术补植皮。 A组手术效果明显好于B组。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有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引流通畅,压力均匀有效等优点。不仅适用于烧伤感染创面的术前准备,同时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皮片加压模式也可以在术中使用替代传统敷料压力包扎,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明显提高植皮成活率、降低手术风险,同时也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3.
烧伤Ⅱ度创面半暴露干-湿疗法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阶段综合处理烧伤Ⅱ度创面的半暴露干-湿疗法的临床价值和合理性。方法:前瞻性地观察从2005年8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560例非手术治疗的Ⅱ度烧伤患者采用该疗法的疗效。创面早期采用10%磺胺嘧啶银纱布半暴露包扎,d2~d4后改用八湿膏纱布。全部病例在伤后12h内、d3及d7分别观察白细胞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观察d2、d5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观察创面治疗过程情况及临床效果。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在伤后12h内、d3Y2.d7白细胞数、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粘附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检测结果逐渐转化接近正常值,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犬部分浅Ⅱ度烧伤创面可保留底层敷料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5±2.2d;深Ⅱ度烧伤创面部分表层形成半透膜状浅褐色痂皮,达到痂下愈合效果,创面愈合后无疤痕形成,色素沉着很轻微,平均愈合时间为1.1.2±2.5d,部分深11度烧伤创面表层痂皮溶脱,创面细胞活性佳,基底皮肤附件保存良好,创面愈合后有轻度色素沉着或脱失,部分有浅疤痕形成(发生率26.3%),平均愈合时间为16.4±3.5d。结论:分阶段综合处理烧伤11度创面的半暴露干-湿疗法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较为“细化”的创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本地区小儿烧伤的特点及原因,以预防和减少儿童的意外烧伤。方法针对儿童烧伤的年龄分布、年份分布、月份分布、家庭情况、烧伤原因、烧伤面积、休克发生率、主要死亡原因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意外烧伤与年龄、月份、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小儿烧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安全管理,采取家庭、社会相结合的防范措施,普及烧伤初期急救培训及简单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对下肢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47例合并糖尿病的下肢烧伤患者作为糖尿病组,选取同期60例非糖尿病的下肢烧伤患者作为非糖尿病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创面处理、抗感染、基因重组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等常规疗法;糖尿病组加用降糖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7 d创面溃疡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差异,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隔离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比例及出院后治疗情况。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治疗后7 d,糖尿病组患者的创面组织中FGF2蛋白(87.4±7.8) ng/mL,VEGF蛋白(106.3±14.2) ng/mL表达水平均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61.3±9.2) ng/mL、(68.8±13.1)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55、19.88,P值均小于0.01);糖尿病组患者的FGF2 mRNA(11.5±4.7)×104拷贝数、VEGF mRNA(8.7±3.9)×104拷贝数表达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4.9±2.6)×104拷贝数、(2.8±1.7)×104拷贝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23、10.52,P值均小于0.01);糖尿病组患者创面组织中MVD(14.6±2.5)个/视野低于非糖尿病组的(23.9±5.4)个/视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3,P<0.01)。糖尿病组患者的隔离治疗时间(8.9±7.2)d与非糖尿病组(8.6±6.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16.3±5.5)d长于非糖尿病组患者(10.8±4.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比例31.9%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需家庭护理、社区治疗、康复设施的比例均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 结论合并糖尿病下肢烧伤患者的创面组织中MVD低表达表明创面愈合血管化受到抑制,这可能是延缓糖尿病患者创面愈合的原因之一,同时合并糖尿病还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对烧伤患者恢复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米银敷料联合人表皮生长外溶因子凝胶制剂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7例。全部患者均实施彻底清创,对照组在清创后采用人表皮生长外溶因子凝胶制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米银敷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创面细菌阳性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周与2周后的创面溶痂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01、10.102,P<0.05);观察组完全溶痂时间与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1、5.990,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的降钙素原(PCT)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59、12.689,P<0.05)。结论:纳米银敷料联合人表皮生长外溶因子凝胶制剂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老年人贲门癌的切除率及减少死亡率。方法 本组36例全部经胸手术切除,胃食管胸腔吻合。结果 本组未见食管端残留癌细胞,切除率比以前明显提高,死亡率有明显下降,对手术患者年龄限制相对放宽。结论 对老年贲门癌,经过术前的精心凋理,增加营养以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增加老年人贲门癌的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8.
早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6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77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111例,其中68例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移植排斥反应问题是影响器官移植发展与普及的极大绊脚石。当今解决排斥问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采用免疫抑制方法,但其缺点是不言而喻的。能否另辟新径呢?我不禁有这样一个设想──移植器官的HLA置换。HLA是移植排斥的主要抗原,随着免疫学的发展,HLA分子结构已被认清。它可以分为四个区:①氨基端胞外多肽结合区,HLA分子的多态性即位于此区;@胞外免疫球蛋白样区,此区与ig恒定区具有同源性;③跨膜区;④胞内区。其中后三区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利用HLA分子的结构特点,我们也许可以应用下列方法进行器官移植。步骤…  相似文献   
10.
半暴露干-湿疗法治疗小儿Ⅱ度烧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暴露干-湿疗法治疗小儿Ⅱ度烧伤的优点及临床价值。方法:从2007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符合条件患者共141例,可供观察部位(四肢)227处,其中浅Ⅱ度创面146处,深Ⅱ度81处。根据创面处理方法不同随机分成A(干-湿疗法)、B(干性疗法)、C(湿性疗法)3组。观察各组创面经治疗后:①水肿渗出期持续时间(天);②创面有否继发感染;③创面有否进行性损害并加深;④是否需手术植皮治疗;⑤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天);⑥药物对小儿的安全性。结果:体液渗出期持续时间比较;A组及B组创面处理方法相同,持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组无论是浅Ⅱ度或深Ⅱ度渗出期均较A组持续时间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完全愈合时间比较;在浅Ⅱ度创面,A组完全愈合时间为(9.5±2.2)天,B组为(10.8±2.3)天,C组为(11.6±3.4)天,A组分别与B、C组比较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深Ⅱ度创面,A组时间为(20.2±5.1)天,B组为(22.4±5.6)天,C组为(22.8±6.2)天,A组分别与B、C组比较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A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B、C组。结论:半暴露干-湿疗法治疗Ⅱ度烧伤的特点在于根据不同时期烧伤创面的不同病理特点,有针对性的选用药物,以保持创面外环境的相对稳定,从而促进创面愈合,避免创面进行性损害,减少深Ⅱ度创面植皮手术的机率,减少瘢痕形成,是一种较为"细化"的创面处理方法,适合应用于小儿病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