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偏头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有很高的患病率,也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因素。既往磁共振成像(MRI)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存在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作为一种非药物疗法,针刺治疗偏头痛可调节这些异常改变。目前由于偏头痛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拟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FC)方法探讨偏头痛患者脑内异常结构和功能改变,为后期研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调节脑区提供基础。方法:该研究招募了34名偏头痛患者和38名健康对照者,均行结构和静息状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使用VBM方法比较灰质体积的组间差异,将具有显著改变的灰质体积作为种子区域,进一步计算差异脑区和全脑之间的功能连接,并将脑结构或功能变化与临床特征之间做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的左枕叶灰质体积高于健康对照组。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显示,左侧枕叶和右侧额下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少,涉及前扣带皮层(ACC)和右侧脑岛。左侧ACC的FC下降与视觉模拟量表(VA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提示偏头痛患者较健康受试者存在异常变化脑区,为偏头痛的神经病理学基础提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揿针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为背俞穴单穴应用提供临床思路.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双侧背俞穴组、单侧背俞穴组和背部非穴组,剔除脱落病例后每组均30例.双侧背俞穴组取双侧五脏背俞穴;单侧背俞穴组取单侧五脏背俞穴,左右交替施治;背部非穴组于五...  相似文献   
3.
许璐凡  王军  李诗梦  惠志远  曹子敏  杨磊 《世界中医药》2022,(21):3014-3018+3025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BDNF-TrkB)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电针组电针“百会”“风府”“神门”“内关”穴,假针组浅刺上述腧穴旁1 mm处,隔日1次,20 min/次,造模与治疗共计15 d。治疗结束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旷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BDNF、Trk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P<0.01);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OT%值明显降低(P<0.05),OE%值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水平得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腰椎骨边取穴针刺联合美式整脊治疗产后非特异性下腰痛(nonspecific low back pain, 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后NLBP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隐匿信封法分为对照组(35例,美式整脊常规治疗)与观察组(35例,美式整脊常规治疗联合针刺治疗)。采用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SF-MPQ)评估疼痛程度,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 PPI)。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下腰痛评分表和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life satisfaction index A, LSIA)评估生存质...  相似文献   
5.
背景 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基于"根结"理论辨经取穴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其脑内调节机制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基于"根结"理论辨经取穴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调控脑区.方法 2019年10—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门诊公开招募到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5例,均进行基于"根结"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脑同调”法电针对焦虑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心房利钠肽(AN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效应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8只,制备焦虑大鼠模型。15 d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自发活动开场实验测试大鼠行为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ANP、CRH、COR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OE%)、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OT%)明显降低(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下降(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OE%、OT%值明显升高(均P<0.01),水平得分、垂直得分明显升高(均P<0.05),血清ANP、CRH、CORT含量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焦虑模型大鼠血清中ANP、CRH、CORT含量异常可能是导致其发病的机制之一;“心脑同调”法电针可能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紊乱状态而达到对焦虑障碍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