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及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感染组采用光镜动态观察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改变。以免疫组化及原位分子杂交分析方法,检测小气道上皮细胞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蛋白和TNF-αmRNA表达的变化。并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肺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显示感染组大鼠小气道上皮细胞病理改变明显。感染第2周起至第4周小气道壁各种炎症细胞增加,可见上皮细胞部分脱落坏死,损伤明显加重。感染组在2~4周TNF-α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强(P <0 .0 1)。在第4周TNF α蛋白明显增高(P <0 .0 1)。从第1周起肺组织中TNF-α含量增加并保持到第8周。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在体内可引起小气道上皮细胞损伤,肺内TNF-α水平升高与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程度平行。并且TNF-α蛋白和TNF-αmRNA表达上调在加重上皮细胞损伤中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氧氟沙星(OFLX)阴道泡腾片和诺氟沙星(NFLX)阴道栓对临床常见的细菌性阴道炎进行了动物体内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体外测定组:OFLX对致病菌的MIC在01~312μg/ml而NFLXMIC与其相近。体内测定组:OFLX的治愈率2mg/kg组为50%,4mg/kg和8mg/kg组为100%。而NFLX栓2mg/kg组为40%,4mg/kg组为80%,8mg/kg组为100%,空白组治愈率为0。说明OFLX阴道泡腾片对此类阴道炎具良好的疗效,低、中剂量组略优于NFLX栓。但两药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选用C57BL/6小鼠经脾注入日本血吸虫虫卵,对虫卵所诱发的肝脏和脾脏细胞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在致敏组与非致敏组小鼠脾脏中均未出现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虫卵肉芽肿,与肝脏中细胞反应明显不同,且虫卵在牌内诱发的细胞反应也弱。分析认为可能与脾脏内存在针对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免疫调节有关,值得进一步探讨,并认为本实验模型将可能有助于进行脾脏免疫应答与肝虫卵肉芽肿形成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大鼠全脑缺血与再灌注对大脑皮层和海马形态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闭塞大鼠四条动脉的全脑缺血模型,用光镜观察缺血30min及再灌流不同时期大脑皮层和海马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1)病变主表现为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2)病变主要 生在缺血后的再灌期,在再灌后的72小时,病变显著和出现各种特性改变,(3)在海马见到的病变要比大脑皮层明显,深刻得多,海马是缺血性脑损伤的最易感区。  相似文献   
5.
采用闭塞大鼠四条动脉的全脑缺血模型,用光镜观察缺血30min及再灌流不同时期大脑皮层和海马形态结构的改变,结果显示:①病变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和胶质细胞增生;②病变主要发生在缺血后的再灌期,在再灌后的72小时,病变显著和出现各种特征性改变,③在海马见到的病变要比大脑皮层明显、深刻得多,海马是缺血性脑损伤的最易感区。  相似文献   
6.
细菌感染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 探讨细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Wistar 大鼠105只分为3 组,每组35 只。应用多次经鼻腔注入肺炎克雷伯杆菌菌液或肺炎链球菌菌液的呼吸道感染方法试制COPD大鼠模型,观察其气道形态改变,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 、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右心室收缩压(RVSP) 。结果 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第1 周起和肺炎链球菌感染组第4 周起,大鼠各级细支气管上皮细胞明显损伤。第4 周起,两感染组大鼠各级支气管慢性炎症明显,管壁增厚(P<0-01) ,管腔明显狭窄(P<0-05), 有肺气肿形成。两感染组RVSP明显升高(P< 0-01)。细支气管伴行肺小动脉管壁明显增厚。第16 周, 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组PaO2 下降(P<0-05) ,PaCO2 上升(P<0-01) 。结论 以适量肺炎克雷伯杆菌或肺炎链球菌多次经鼻腔注入大鼠肺内可引起小气道炎症和肺气肿。结合血气分析和RVSP变化情况证实,所建模型具有COPD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采用闭塞四条动脉,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动态观察了海马CA1区在缺血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至3周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缺血再灌注72小时至3周,海马CA1区始终有散在迟发性神经细胞坏死和神经细胞凋亡存在。因此.结合实验后期神经细胞病变特点,我们尝试提出了一个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和药物防治研究新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方法 :用S 10 0蛋白抗体 ,ABC免疫酶标法对 91例食管癌组织内S 10 0阳性树突状细胞进行定量观察 ,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术后生存期≥ 5年者癌组织S 10 0阳性树突状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术后生存期 <5年者 (P <0 .0 1)。在具有同一种病理因素的患者中 ,生存期不同者其癌组织树突状细胞数量差异有显著性。提示 :癌组织内树突状细胞数量可作为估计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细菌感染引起大鼠气道炎症的特征,用鼻腔注入、反复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建立大鼠气道炎症模型.结果在炎症反应中,TNF-α含量增高出现较早且与炎症病变平行.炎性细胞开始为中性粒细胞,随后出现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细胞及树突细胞增多.提示在上述气道炎症过程中,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细胞起重要作用,而树突细胞能激活T淋巴细胞,TNF-α是中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在气道聚集和活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NGF治疗组和缺血再灌组动物脑缺血 3 0min再灌注 2 4h和 72h时海马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在缺血 3 0min再灌注 2 4h和 72h时 ,NGF治疗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结构损伤与缺血再灌组比较显著减轻 ;NGF可以减轻海马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 (DND)性损伤。结论 :NGF对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神经细胞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