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多层螺旋CT在胆管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收集了21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加强对胆管癌多层螺旋CT检查及多种重建方法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1例患者中,男15例,女6例,年龄31~70岁,平均58.9岁。临床主要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黄疸、上腹部不适和疼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皮肤瘙痒等。化验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有增高。1.2检查方法使用GE Lightspeed Utra 8层螺旋CT扫描机,检查前患者禁食8h以上,检查前0.5h口服清水1000ml,检查前即刻再口服清水300~500ml进一步充盈胃和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空洞病变多层螺旋CT仿真内镜 (CTVE)成像技术及其初步临床运用。方法 :选择 13例肺空洞患者进行常规横断面CT扫描 ,将容积数据重建后输入GEAW 4.0工作站 ,用三维导航软件 (Navigator)重建成仿真内镜图像 ,调整阈值及视角并用伪彩技术立体观察空洞内表面情况。结果 :癌性空洞 8例 ,肺脓疡空洞 3例 ,结核性空洞 2例。癌性空洞内壁不规则 ,多伴大小不等壁结节 ,表面光滑 ;肺脓疡空洞内壁毛糙 ,显示多发锯齿状、柱状、火山口状改变 ;结核性空洞内壁光滑、规则 ,无结节状改变。对于直径 >3cm空洞 ,CTVE可较满意地获得立体的肺空洞内表面图像 ,空洞内结节的形态、大小、数量以及与空洞内壁联结关系 ,对直径 1.5~ 3 .0cm空洞 ,需调节适当阈值 ,扩大视角显示较好 ;对直径 <1.5cm空洞 ,CTVE显示困难。结论 :肺空洞CTVE成像是对常规CT重要补充 ,但不能作为独立诊断依据 ,必须结合CT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患者用药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指导患者用药管理,建立健全制度、流程,细化责任,加强病区药品科学管理和用药环节控制,重视细节管理。结果患者用药错误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逐年提高。结论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到患者用药安全管理领域,突显了护理管理的效能,减少了患者用药错误,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MSCT阴性法胰胆管造影诊断低位胆管梗阻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阴性法胰胆管造影(N—CTCP)对低位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胆管结石、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进行N-CTCP成像,并与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30例均一次屏气完成扫描,N—CTCP成像显示胰胆管满意,MinIP对判断胆管梗阻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78.5%。结论:N-CTCP对低位胆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准确.对胆管结石及恶性胆管梗阻判断有较高准确性。结合轴面源像(ASI)可提高对胆管细小结石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充分做好转运前评估、转运中监护以及转运后交接等护理对策,院内转运重型颅脑损伤134例。结果:转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医生和患者对急诊室工作满意度达标。结论:实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安全转运,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丁振华  李洁  许德冬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132-1134
目的 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将预期接受机械通气>48 h者分为综合干预组(A组)和常规气管导管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归因病死率及相对危险度.结果 入组77例,A组45例,B组32例.A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内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小于B组,A组与B组VAP发生率(33.3%比68.8%)、早发性VAP发生率(6.7%比25.0%)差异有显著意义.两组病死率、归因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VAP发生的相对危险度(RR)为0.227,95%CI 0.086~0.600,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人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经动脉插管双期螺旋CT扫描的方法,对胰头癌的可切除性进行评价。方法;对18例胰头癌行经动脉插管后双期螺旋CT增强扫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10s,门静脉期50s,扫描速度2.5ml/s,造影剂为欧乃派克300或优维显30030ml,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通过留置导管注入造影剂于肠系膜上动脉。扫描结果和经静脉双期扫描进行对比。结果:18例胰头癌,可行根治切除3例,不可根治切除15例。对于3例可行根治切除的,两种方法均做出了正确判断,15例不可根治手术者经动脉插管双期螺旋CT扫描作出了正确判断,而经静脉双期扫描只正确判断了12例。估计手术无法切除率经动脉双期扫描为83%(15/180,经静脉双期扫描为67%(12/18)。在判断胰周血管是否受侵的准确性方面,经动脉插管法优于静脉法。结论:经动脉插管双期螺旋CT扫描能够较经静脉双期扫描更准确地评价胰头癌的情况,有利于肿瘤可切除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MSCT)阴性法胰胆管造影 (N -CT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 (肝外胆管结石 19例 ,恶性胆管梗阻 2 1例 )进行N -CTCP成像 ,将扫描重建数据行编辑处理 ,获得最小强度投影(MinIP)图像 ,结合CT轴面源像 (ASI) ,并与临床诊断或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40例均 1次屏气完成扫描 ,N -CTCP成像显示胆管树满意 ,MinIP对判断肝外胆管梗阻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85 %。结论 N -CTCP对肝外胆管梗阻定位准确 ,结合轴面源像 (ASI) ,对肝外胆管结石及恶性胆管梗阻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主动脉夹层MSCTA图像,12例主动脉夹层均行CT胸膜容积扫描,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12例患者按DEBAKEY分型诊断为型2例,型4例,型6例。12例均显示了真假腔及内膜瓣,其中2例为多发假腔,10例显示了真假腔之间的破口,8例显示了附壁血栓形成。结论: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且无创伤性,有助于临床及时准确地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0例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内外胆管梗阻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平扫层厚和间隔为5mm~10mm,增强扫描增厚和间隔为5mm,对原始数据进行层厚为2.5mm,间隔为1.25mm重建,传入工作站进行MPR、SCTC处理,对胆管梗阻定位和定性诊断作出评价,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0%。结论:多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梗阻性黄疸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