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许建君 《吉林医学》2012,33(4):725-726
目的:探索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检查120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水平,并根据性别、用药情况等分层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组Hcy水平明显高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Hcy血症的发生率方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组也明显低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高Hcy血症的发生率较高,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Hcy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奥氮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实验组)与奥氮平组(对照组),于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各检测1次血常规、尿常规、肝和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脑电图,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RMS和CGI得分随着治疗时间而逐渐下降,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间在有效率、痊愈率和病情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阿立哌唑组对患者的血脂几乎无影响,而奥氮平则有显著影响。结论: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的疗效与奥氮平组相当,起效快,安全性高,在对血脂的影响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杨忠  严心淳  许建君  潘惠 《海南医学》2013,24(3):337-33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精神病理症状及治疗药物类型的关系。方法检测1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为37.6%,且男性患者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P<0.0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总体或根据性别分组比较,患者组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性别、症状特点及用药情况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存在有明显的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存在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能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严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几乎立竿见影的疗效尚无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比拟,故现今仍然被美国医学会和美国精神病学会(APA)推荐使用。我们对MECT联合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作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与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9例双相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阿立哌唑组28例,给予阿立哌唑起始剂量10mg·d-1,最大剂量30mg·d-1,平均剂量(28.5±4.50)mg·d-1;碳酸锂组31例,碳酸锂起始剂量0.5g·d-1,最大剂量1.5g·d-1,平均剂量(1.18±0.21)g·d-1;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30例,给予阿立哌唑起始剂量、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同阿立哌唑组,碳酸锂起始剂量、最大剂量及平均剂量为同碳酸锂组。3组均6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3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各检测1次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锂浓度、血脂及脑电图等,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阿立哌唑组、碳酸锂组、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治疗后各时间段(1、2、4及6周末)的BRMS、CG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治疗2、4及6周末的BRMS、CGI评分均低于阿立哌唑组和碳酸锂组(均P<0.05)。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为75.0%,碳酸锂组总有效率为77.4%,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总有效率为90.0%。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和碳酸锂组(均P<0.05)。3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治疗前后3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脑电图均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阿立哌唑单药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但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Ⅰ型患者总有效率均优于阿立哌唑和碳酸锂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单药与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联合碳酸锂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4、6周末分别采用躁狂状态评定量表(BRM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末各检测1次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锂浓度、血脂,心电图、脑电图,以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RMS 和CGI得分随着治疗时间而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显示,单药组和联合用药组之间在第2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6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痊愈率方面也明显低于联合碳酸锂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阿立哌唑组治疗双相障碍I型躁狂发是安全有效的;阿立哌唑联合碳酸锂组有效率和痊愈率均优于阿立哌唑单药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