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Cθ(protein kinase Cθ,PKCθ)信号途径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tigen,Mtb-Ag)激活人γδT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Mtb-Ag和IL-2优势刺激和扩增γδT细胞,或预先用5.0μmol/L Rottlerin(楸毒素)预处理,培养不同时间后,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γδT细胞表面活化分子和细胞因子表达;同时采用活体染料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SE)标记细胞,流式细胞术分析Mtb-Ag刺激γδT细胞后的增殖和各子代细胞百分率.结果 PBMC经Mtb-Ag刺激后3d,γδT细胞CD69和CD25表达分别为46.2%和45.6%,而Rotderin预处理显著地抑制了CD69和CD25表达(P<0.01);PBMC经Mtb-Ag激活培养5、10和15d,培养扩增细胞中的γδT细胞比例分别为9.6%、54.6%和82.4%,其中第5天已有少部分γδT细胞发生增殖,第10天和第15天时几乎全部γδT细胞分裂都在6代以上,用Rottlerin预处理,显著抑制了γδT细胞增殖反应,但在培养第10天后仍有少部分γδT细胞发生增殖反应;同时在培养第7天、14天和21天,用PMA(佛波酯)+Ionomycin(离子霉素)再刺激后,产生IFN-γ的γδT细胞均在80%左右;培养21d时,有2.6%的γδT细胞表达IL-4.在Rottlerin预处理组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γδT细胞均显著减少(P<0.05),而γδT细胞表达TH2型细胞因子IL-4则几乎完全抑制(P<0.01).结论 PKCθ信号途径在Mtb-Ag刺激γδ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激活的人外周血γδT细胞Th2极性分化特点和表达于T细胞中的T盒(T-bet)和GATA结合蛋白3(GATA-3)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用MTB-HAg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获得MTB-HAg激活的T细胞(MTBAT),分别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培养后,再经10 ng/m L佛波醇酯(PMA)、500 ng/m L离子霉素(ionomycin)和2.5μmol/L莫能菌素(monensin)刺激6 h,四色荧光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和αβT细胞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选28 d MTBAT中的γδT细胞和CD4+T细胞,反转录PCR(RT-PCR)检测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在中性条件和Th2极化条件下培养的MTBAT中,γδT细胞一直优势表达IFN-γ,而Th2极化条件下,随培养时间增加IFN-γ+αβ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与中性条件培养比较,Th2极化条件下MTBAT培养28 d,Th0型(IFN-γ+IL-4+)γδT细胞显著增加;而Th2型(IFN-γ-IL-4+)αβT细胞显著增加。RT-PCR结果显示,Th2极化的γδT细胞仍高表达T-bet mRNA,而在CD4+T细胞T-bet mRNA表达被显著下调;同时,GATA-3 mRNA在γδT细胞和CD4+T细胞的表达均显著上调。结论 Th2极化条件下,大部分γδT细胞仍为Th1型,仅部分极性分化为Th0型细胞;Th2极性分化的γδT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GATA-3未表现出交互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通住院患者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筛查阳性病例在不同年龄组和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分析ELISA法梅毒抗体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用ELISA法对普通住院患者进行梅毒抗体初筛,阳性者进一步做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结果28970例临床标本ELISA法筛查阳性373例(1.29%),与TPPA符合率为97.86%;其中328例TRUST滴度小于或等于1:2,占ELISA法的87.94%。20岁以下患者ELISA法阳性率为0.47%(6/1282),20~50岁以下和50~70岁以下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1.19%(206/17372)和1.01%(93/9240),而70岁以上老年人阳性检出率高达6.32%(68/1076)。几乎全部临床科室均有梅毒筛查阳性病例,其中妇产科、肿瘤科、血液科、眼科和泌尿外科的阳性率分别为2.75%、2.51%、1.71%、2.05%和1.57%,显著高于普通住院患者平均阳性水平。结论ELISA法是较好的梅毒筛查试验。大部分筛查阳性病例并非梅毒现症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妇产、肿瘤、泌尿等临床科室,并且妇科肿瘤和其他恶性肿瘤及老年性疾病患者可能为生物学假阳性。  相似文献   
4.
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是学校教学的延伸,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阶段。通过实习可实现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的密切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检验操作技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随着检验医学的不断发展,检验科工作方式和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如何更新观念,不断思考和改进带教方式,做好新时期下的检验医学实习生带教工作,是检验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1]。本院作为教学医院,实习生带教工作已成为日常工作中的重要任务。现将笔者近年来实习带教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胃癌14-3-3sigma mRNA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行为学关系。[方法]用半定量RT-PCR检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远癌组织标本中的14-3-3sigma mRNA。[结果]39.6%(21/54)(的胃癌组织中的14-3-3sigma mRNA出现低表达,但14-3-3sigma mRNA的低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胃癌的病理分型、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14-3-3sigma mRNA的低表达与胃癌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AFP、CEA在我院两化学发光分析系统之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并进行偏倚评估.方法 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 EP9-A文件方案,每天选取临床样本6~9份,分别在雅培I2000SR和强生Vitrous ECI两分析系统进行测定,共测定6 d 43个样本,以雅培I2000SR分析系统为比较方法,强生Vitrous ECI分析系统作为实验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和偏倚评估.结果 AFP、CEA在两分析系统间的检测结果线性回归方程良好,相关性较好(r2均大于0.999),但当AFP浓度在小于30 ng/ml,CEA浓度在小于15 ng/ml时,预期偏倚和相对偏倚均在允许偏倚之外,两分析系统间的结果不能被接受.其它预期偏倚均在允许偏倚内,结果可被接受.结论 在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必须对不同检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比对与偏倚评估,并根据情况进行校准,才能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检验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全反式维甲酸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细胞周期时相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的HL6 0细胞周期变化 ,进一步揭示细胞分化在细胞周期中的时相特异性。方法 以分化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 (终浓度为 10 μmol/L)影响下不同时间点的HL6 0细胞为检测对象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大小及细胞表面的分化标志 ;碘化丙啶 (PI)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从而对已分化细胞进行确认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药物诱导的细胞周期变化 ,检测G1期的Ki6 7表达水平 ;再应用流式分选术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期细胞形态。结果 ①随着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 ,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 ,被诱导的细胞出现髓系细胞表面的分化标志物CD11b。②全反式维甲酸导致HL6 0细胞周期的G0 /G1峰升高 ,S期水平下降。③随着药物诱导时间的延长 ,G1期的Ki6 7的表达水平逐渐下降。④只在G1期细胞中可见到已分化细胞。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可以诱导HL6 0细胞周期的G1早期→G1晚期阻滞 ,并诱导HL6 0沿着粒系方向分化 ,细胞分化完成于细胞周期中的G1早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儿与其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及APAAP法,检测25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20例肾炎性肾病综合征患儿标本。结果:SNS,NNS患儿的血清sIL-2R显著高于对照组;SNS,NNS之间差异也有显著性;CD^+4细胞SNS,NNS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8细胞SNS,NNS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对慢性心力衰竭(CHF)不良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CHF患者131例为CHF组,选择同期体检且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无心力衰竭者4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血清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ST2和Galectin-3的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BNP的表达水平;比较分析sST2、Galectin-3和BNP与CHF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关系;记录CHF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评估三者联合检测对预测CHF不良预后的临床价值。结果 CHF组血清sST2、Galectin-3和BN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分别为16.74、10.88,8.72,P0.01),并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升高(F分别为130.77、83.70、184.18,P0.01),但LVEF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减少(F=17.25,P0.01);CHF患者中MACE组sST2、Galectin-3和BN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t分别为9.43、8.08,9.79,P0.01);sST2、Galectin-3和BNP预测CHF发生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分别为0.891、0.853和0.881(P0.05),三指标联合(sST2+Galectin-3+BNP)的AUC~(ROC)为0.910,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83.3%(P0.05),其预测效能更高。结论 sST2、Galectin-3、BNP联合检测对评估CHF病情严重程度及预测MACE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