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又称为血管通透因子(VPF)。已有研究证实,VEGF作为最关键的血管形成因子在实体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近年来关于VEGF与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正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本文通过对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治疗前后血浆VEGF水平及骨髓上清液中VEGF水平的检测,以期探索VEGF与白血病的发生及预后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3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均为初诊未治的病例,其诊断标准参照张之南。血液病及疗效标准(第2版)。对以上患者均进行正规治疗并随访其预后情况,其中化疗1个疗程即达到完全缓解并在以后的治疗中持续  相似文献   
2.
背景:研究表明骨髓瘤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后,可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这些因子在促进肿瘤生长、浸润中起到关键作用.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索6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于2005-04/2007-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血液实验室完成.对象:所有骨髓标本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血液科住院患者,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8例的骨髓为正常对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为R&D公司产品.方法:上述对象每例抽取骨髓5 mL,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当细胞贴满瓶壁后传代,取2~3代细胞进行实验.分别向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正常骨髓基质细胞的悬液中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IMDM培养液,按1×109 L-1密度接种,48 h后收集上清液待测.此外,分别以10,50,10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48h,另以100 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别作用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24,48,72 h,收集上清液待测.主要观察指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ELISA 法检测两种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浓度.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于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对分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结果:26例骨髓标奉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贴壁生长,平均4周融合为单层,传代后表现为成纤维细胞形态,其表型为CD54 ,CD33-,CD31-.②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t=6.17,P<0.05).③分别以10,50,100 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48 h后,其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逐渐升高,3种浓度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18.19~1970.90,P<0.05).以100 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分别作用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24,48,72 h后,其上清液白细胞介素6的含量逐渐升高,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92.86~1026.30,P<0.05).结论: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在生长形态卜与正常骨髓基质细胞基本相似,但前者白细胞介素6的分泌却显著高于后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髓瘤骨髓基质细胞的白细胞介素6分泌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以此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200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患儿中,年龄<3岁患儿中男性例数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097,P<0.05)。年龄<3岁患儿发热、尿路刺激征、肉眼血尿、排尿困难及腹痛发生情况与年龄≥3岁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073、3.9492、4.0554、4.4153、4.0583,P<0.05)。尿常规检查中,送检200例,白细胞计数>3个/HP-满视野有167例,红细胞计数>10个/HP-满视野有64例,蛋白+有43例。清洁中段尿培养及细菌耐药情况:送检200例,共培养出菌株190株,菌株数从多至少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03株,肺炎克雷伯菌30株,粪肠球菌28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产酸克雷伯菌5株,屎肠球菌2株,产气克雷伯氏菌1株,摩式摩根菌1株。经药敏检查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75%,对美洛西林、头孢唑啉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50%,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40%,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钠舒巴他钠、替加环素耐药率均<3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洛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50%,对头孢吡肟、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头孢他定的耐药率>40%,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均<3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G、红霉素、克林霉素以及环丙沙星均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利奈唑胺、利福平、高浓度链霉素、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等较为敏感。血常规检查中,送检200例,血白细胞升高136例、血白细胞降低10例,血白细胞正常54例。肾功能检查中,送检200例。血肌酐升高4例,正常196例。抗生素应用情况:尿培养检查前抗生素使用时间≥3 d患儿52例,培养阳性8例;抗生素使用时间<3 d患儿148例,培养阳性111例;抗生素使用时间≥3 d的阳性培养结果优于抗生素使用时间<3 d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7518,P<0.05)。预后情况: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尽早在使用抗生素前对其实施清洁中段尿培养,而后结合病情及临床经验多给予头孢三代抗生素,尿培养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出来后,结合药物敏感试验及患儿临床表现选择抗生素,严重者采用美洛培南。所有患儿治疗时间为(11.4±1.6)d左右,其中完全治愈后出院的患儿190例,家属要求出院的患儿10例。结论小儿泌尿系统感染病症受年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年龄下性别及临床症状情况各异,实施相关检查确诊病情后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科学合理给予患儿抗生素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的发病机制,为开发骨髓瘤新的治疗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骨髓来源于18例骨髓瘤患者,并取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做正常对照组。常规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BMSCs),观察BMSCs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BMSCs表型,取2-3代BMSCs进行实验,加入不同浓度外源性VEGF或作用不同时间,收集BMSCs上清液,以ELISA方法 检测IL-6浓度。结果 骨髓的基质细胞在体外成贴壁生长,为成纤维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型为CD54(+)、CD33(-)、CD31(-).骨髓瘤患者BMSCs分泌IL-6的结果 高于正常对照BMSC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重组VEGF作用于骨髓瘤患者BMSCs或VEGF作用不同时间,均有显著刺激BMSCs分泌IL-6增多,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在多发性骨髓瘤中,VEGF除了可以促进骨髓肿瘤血管的新生,支持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还可以明显刺激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6,促进肿瘤生长,针对VEGF的相关治疗将成为治疗骨髓瘤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肾脓肿在儿童发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临床医生忽视,出现误诊和漏诊,对于肾脓肿的随访,临床报道较少。现将大连市儿童医院肾脏外科收治并随访的1例儿童肾脓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去乳糖奶粉对于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影响的报道较少,现将我们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 0 0 1年3月至2 0 0 3年3月在我院儿内科住院的患儿79例,均符合轮状病毒性肠炎诊断标准[1] 。所有患儿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试剂盒购于上海贝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年龄6~2 7个月。大便次数4~12次/天,水样或蛋花汤样便,发热31例,均有不同程度脱水,以牛奶或奶粉喂养为主。所有患儿住院前没有长期腹泻史及营养不良。将人工喂养儿按入院顺序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男17例,女17例) ,去乳糖奶粉喂养(雅培…  相似文献   
7.
目的讨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3例)与研究组(17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加双嘧达莫治疗,研究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加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1年内复发次数、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7, 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为(8.7±2.0)d,短于对照组的(10.9±2.4)d, 1年内复发次数为(1.65±0.57)次,少于对照组的(2.67±1.68)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9、2.092, P<0.05)。治疗后,两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血肌酐水平为(72.3±12.9)μmol/L、血尿素氮水平为(2.99±1.24)mmol/L、尿蛋白排泄率水平为(1.48±0.12)μg/min,低于对照组的(89.5±14.6)μmol/L、(4.42±1.43)mmol/L、(2.36±1.46)μ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降低病症复发率,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泌尿系统感染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关系。方法76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患儿,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对比组(无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患儿,51例)和研究组(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患儿,25例)。观察分析患儿的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发生率,并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76例小儿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经影像学检查发现,25例患儿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情况,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发生率为32.89%(25/76)。研究组的男性占比80.00%(20/25)高于对比组的43.14%(22/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病年龄≤3个月占比为28.00%(7/25),高于对比组的9.80%(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感染次数≥2次占比为60.00%(15/25),高于对比组的35.29%(18/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合并其他先天畸形发生率28.00%(7/25)高于对比组的9.80%(5/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发热率低于对比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16.00%(4/25)高于对比组的0(0/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中白细胞计数≥15×10^9/L占比为56.00%(14/25),高于对比组的50.98%(26/51),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中红细胞沉降率≥65 mm/h占比为48.00%(12/25),高于对比组的45.10%(23/51),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泌尿系统感染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关系密切,其中,发病年龄≤3个月的男性、且出现多次感染、合并其他先天畸形以及肾功能异常的泌尿系统感染患儿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的几率较高,如果患儿同时具备上述条件,提示可能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应第一时间进行相关检查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