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胃管置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拟行术前清醒状态下胃管置入的患者9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并抽签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0例。A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4 min开始置入胃管;B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C组患者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75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比较3组患者胃管置入时间,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T_0)、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T_1)、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4 min(T_2)、胃管到达咽部时(T_3)、置管后1 min(T_4)、置管后2 min(T_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Ramsay镇静评分,置管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并观察3组患者置管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胃管置入时间短于A组、C组(P0.05)。时间与方法在MAP、HR、RR及Ramsay镇静评分上无交互作用(P0.05);时间在MAP、RR及Ramsay镇静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时间在HR上主效应显著(P0.05);方法在MAP、HR、RR及Ramsay镇静评分上主效应不显著(P0.05)。3组患者T_0~T_5时SpO_2均90%,在安全范围内。B组患者置管后NRS评分优于A组(P0.05)。3组患者置管期间均未发生呕吐、呼吸抑制,B组患者置管期间恶心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或0.075μg/kg均可有效稳定清醒状态下行胃管置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其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00μg/kg后5 min开始置入胃管能更有效地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恶心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眼科手术患儿七氟醚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恢复情况.方法 择期行眼科手术(斜视矫正术、白内障摘除术、眶内肿物摘除术)患儿40例,ASA 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七氟醚组(S 组)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相同,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3 μg/ks,丙泊酚2 mg/kg,插入喉罩.麻醉维持:S组吸入七氟醚,氧流量2.0 L/min,呼气末浓度1.0 MAC,手术结束时,停止吸入七氟醚,纯氧吸入,氧流量调整为5.0 L/min.PR组瑞芬太尼0.10μg/(kg·min)恒速输注,丙泊酚在静注2 mg/kg后6 min以9 mg/(kg·min)恒速输注,40 min后7 mg/(kg·min)恒速输注,两组术中均未使用肌松药.记录两组患儿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记录手术时间、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喉罩时间,Al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结果 与PR组比较,S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缩短(P<0.05),但拔除喉罩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ldrete评分达到9分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延长(P<0.05).与诱导前比较,两组在插入喉罩即刻、手术开始后5 min、10 min、15 min、30 min SBP、DBP均降低(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 组 HR 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眼科手术喉罩气道患儿七氟醚麻醉或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循环稳定;七氟醚麻醉患儿呼吸恢复较快,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患儿早期意识状态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3.
小儿与成人腹腔镜手术心率变异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小儿与成人腹腔镜手术下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变化的不同。方法 选择ASAI或Ⅱ级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20例(小儿组),成人20例(成人组)。全部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呼吸机行间歇正压通气。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气腹前(T2)、气腹5min(T3)、气腹20min(T4)、气腹30min(T5)、放气腹后5min(T6),观察心率变异性指标低频(LF)、高频(HF)、低频高频功率比(LF/HF)、低频标准化值(LFNU)、高频标准化值(HFNU)的变化。结果 与小儿组比较,成人组气腹后LFNU、LF/HF显著升高(P〈0.01),HFNU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的交感神经发育成熟度晚于副交感神经,对麻醉和手术的反应性较成人差。  相似文献   
4.
预先韩氏穴位神经刺激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预先(术前和术中)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电刺激对乳腺癌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女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两组,组G: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乳腺癌仿根治术;组H:HANS刺激30min后,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仿乳腺癌根治术,电刺激持续至术毕.两组术毕均一次性静脉注射曲马多1.2mg/kg镇痛.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应用其它镇痛药的情况;术毕48h后病人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整体评价(优、良、可、差);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12h,H组VAS评分明显低于G组(P<0.05);H组术后应用其它镇痛药比例明显低于G组(P<0.05);H组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整体评价满意度更高(P>0.05).H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预先(术前和术中)HANS电刺激增强了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减轻了疼痛,减少了镇痛药的用量;降低了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术后镇痛情况的整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对甲状腺术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HANS)对甲状腺手术病人术后循环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拟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0例。均采用C4一针法进行双侧颈浅神经丛及患侧颈深神经丛阻滞,所用药物为0.35%罗哌卡因。A组为单纯颈神经丛阻滞组(对照组);B组为颈神经丛阻滞辅以穴位粘电极HANS组,颈神经丛阻滞前使用HANS刺激20min,术中持续刺激,并且在术后4、8、12h再行电针刺激3次,每次20min。结幂B组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各项生理指征平稳,疼痛及恶心呕吐评分与A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术后使用镇痛药的病人例数明显少于A组。结论甲状腺手术病人应用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可减轻术后疼痛,保持术后循环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