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肺栓塞合并反常栓塞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栓塞合并反常栓塞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21例肺栓塞合并反常栓塞患者进行溶栓和抗凝治疗,并观察其诊治效果。结果 21例患者中15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抢救成功的患者溶栓治疗时间均较早。结论 肺栓塞合并反常栓塞若能及时溶栓,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观察对AMI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术 (PCI)后心电图抬高ST段下移幅度与心脏收缩功能、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系 ,为临床评价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择期PCI术后预后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1 .1 病历选择选择 2 0 0 1年 4月~ 2 0 0 4年 3月心电图至少 2个肢体导联或相邻胸导联ST段抬高 >0 .1mv并成功行择期PCI的AMI患者 91人 ,年龄 36岁~ 78岁 ,平均年龄 6 1 .34岁± 1 0 .8岁 ,男 6 1人 ,女 30人。1 .2 方法对AMI后择期PCI患者术后 1h、1周及 6mon做 1 2导联心电图 ,根据心电图ST段较术前的下移幅度将患…  相似文献   
3.
观察对AMI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术(PCI)后心电图抬高ST段下移幅度与心脏收缩功能、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系,为临床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择期PCI术后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和QTcd的改善程度.方法:将145例住院的UA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LMWH和普通肝素治疗1周.结果:LMWH治疗组有效率:94.4%,普通肝素对照组组81.6%(P<0.01);QTcd的改善LMWH治疗组也明显优于普通肝素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应用LMWH治疗UA可以改善预后,降低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控和不可控二类.年龄、性龄、遗传因素是不可控的,超重、膳食高盐、低钾、低钙,长期大量饮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精神紧张等不良生活方式是可控的.除流行病学研究已表明的心血管病常见危险因素外,一些新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已引起临床的重视,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脂蛋白(a)等,但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病的关系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探讨血清尿酸在高血压病,尤其是在左室肥厚发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是临床上抢救缓慢型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一项至关重要有效措施。我院自2001年12月~2003年8月应用双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直接连接起搏器进行临时起搏,成功实施了27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透视与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比较其优劣势。方法分别在透视和非透视下,将普通双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经左右侧锁骨下静脉、右侧颈内静脉途径置入右心室,对57例患者进行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结果透视下26例患者心脏起搏全部成功,非透视下31例患者27例起搏成功,4例失败,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非透视下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有效、节时、安全,与透视下临时起搏相比疗效接近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作为常规急救措施在临床急救工作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
紧急心脏临时起搏是临床上抢救缓慢型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一项至关重要有效措施。我院自 2 0 0 1年12月~ 2 0 0 3年 8月应用双极心内膜临时起搏电极直接连接起搏器进行临时起搏 ,成功实施了 2 7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共选患者 31例 ,男 19例 ,女 12例 ,年龄 36岁~82岁 ,其中急性心肌炎 6例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12例 ,7例合并右室梗塞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5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并高钾血症 1例 ,院外猝死 9例 ;心律失常表现类型为 :III度房室传导阻滞 2 2例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合并窦性静止 (RR >5秒 ) 2例 ,心脏停搏 3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