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血脂异常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和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门诊及住院收治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包括49例患者。全部98例患者均进行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10 mg瑞舒伐他汀,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检测患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肌酸激酶(CK)、hs-CRP及ABI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hs-CRP、TC、LDL-C、TG明显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ABI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TC、LDL-C、TG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AB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通过影响血脂代谢及抑制血管内皮炎症反应两个方面稳定粥样斑块,抑制斑块破裂,对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索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及神经内分泌因子昼夜节律的影响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12日—2016年3月12日我院慢性心力衰竭100例患者,抽签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比索洛尔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DD(48.39±2.54)mm、LVESD(30.52±1.16)mm、LVEF(56.12±5.54)%、日间心率(72.15±2.13)次/min,均高于对照组,夜间心率(61.45±2.38)次/min、醛固酮(0.15±0.12)μg/L、肾上腺素(72.15±1.65)ng/L、NE(236.89±9.85)ng/L、Ang II(72.15±5.69)ng/L,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比索洛尔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心率昼夜节律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名患有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患者分为单用厄贝沙坦组和厄贝沙坦加用辛伐他汀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在第3、6、9、12个月时房颤的复发率以及治疗后的左心房内径。结果治疗后两组在第3、6个月时的房颤复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第9、12个月时,厄贝沙坦组的房颤复发率高于厄贝沙坦加用辛伐他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在第3、6、9个月时的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2个月时,厄贝沙坦组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厄贝沙坦加用辛伐他汀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房颤的复发率,以及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李国富  田志  周嘉琼  詹龙亮  杨洋 《重庆医学》2011,40(20):2034-203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心功能阶段的肾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将15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心衰A~D阶段,A阶段为A组(78例),B阶段为B组(42例),C、D阶段为C组(35例),检测各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尿蛋白/尿肌酐和24 h尿清蛋白含量。结果 B、C组肾小球滤过率较A组低(P<0.01),B、C组24 h尿清蛋白含量和尿蛋白/尿肌酐较A组高(P<0.01);24 h尿清蛋白含量与尿蛋白/尿肌酐(P/C)的相关性比较,r=0.561,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早期阶段已出现肾功能损害,尿蛋白/尿肌酐比值能早期反映肾损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