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眼科学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詹田兰  万芬 《中外医疗》2012,31(22):11-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26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后的临床效果。术后随访的3~36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5者18眼(69.20%),0.1~0.4者8眼(30.8%)。术后眼压24眼控制在21mmHg以下,其中20眼在15mmHg以下,术后随访期内2眼短期使用降眼压药。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过泡23眼(88.46%)。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葡萄膜反应和短暂角膜水肿。结论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时,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团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团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20例(22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6例,所有手术由同一医师完成,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房角形态的变化。结果:术后随房3~24个月,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较术前显著性降低。术后1个月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均较术前开放角度明显增加,虹膜平坦,周边膨隆消失。结论: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  相似文献   
3.
詹田兰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739-1741
目的:观察泪道激光融通泪道阻塞后不同留置物对不同部位泪道阻塞的治疗效果的差异,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各种原因所致泪道阻塞179例299眼。按照病因分成泪小管阻塞组43例74眼,鼻泪管阻塞组82例134眼,泪小管合并鼻泪管阻塞组54例91眼。泪小管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留置硅胶管组37眼,留置丝线组37眼。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成3组:留置硅胶管组44眼;留置丝线组44眼,留置T型泪道支撑管组46眼。泪小管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留置丝线联合T型泪道支撑管组45眼,留置带泪小管扩张管的硅胶泪道留置管组46眼。分别留置硅胶管、丝线、T型泪道支撑管、带泪小管扩张管的硅胶管。随访3~6mo,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并将各种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泪小管阻塞患者留置丝线:治愈率89.2%,有效率8.1%;留置硅胶管:治愈率62.2%,有效率21.3%。鼻泪管阻塞患者,留置丝线组:治愈率52.3%,有效率34.1%;留置硅胶管组:治愈率59.1%,有效率34.1%;留置T型泪道支撑管组:治愈率80.4%,有效率8.7%。泪小管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留置丝线联合T型泪道支撑管组:治愈率82.2%,有效率6.67%;留置带泪小管扩张管的硅胶管组:治愈率60.9%,有效率19.6%。结论:临床结果提示,泪道阻塞留置物的选择应该根据泪道阻塞的部位、阻塞的严重程度、病程、治疗情况、患者的依从性等从多方面综合考虑,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个性化选择,力求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诊断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28例(32只眼),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评估术后患眼的视力以及眼部并发症。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2个月。结果大多数患眼(87.5%)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24只眼(75%)矫正视力≥0.5。术后发生后囊膜混浊7只眼、葡萄膜炎复发3只眼及黄斑水肿2只眼。患者术后视力欠佳与术前黄斑病变存在相关性。结论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恢复,黄斑病变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