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出现症状2年内即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损害,故早期诊断对早期治疗极为重要。目前周际上通用的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7年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X线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缺乏特异性,即使在部分正常老年人、感染性疾病、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中也都存在RF,故RF不能作为早期诊断RA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2.
1饮食之养、助、益、充1.1现代医学对食物与疾病相关性的认识现代医学认为,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可以维持人体的健康,但摄入养分过多或不足,可引起疾病。如长期进食超过机体需要的营养量而引起脂肪堆积会致肥胖。另外,人们饮食中脂肪和精制糖类的不断增加,纤维和复合糖类成分的不断减少,也是促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透脓散加减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2018 年 8 月 至 2020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 42 名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依照治疗方案间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1 例。比较两组患 者的炎症因子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 –2(IL–2)、IL–4 及 C 反应 蛋白(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IL–2、IL–4 及 CRP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患者的疼 痛情况、红肿范围、肿块大小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采用透脓散加减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病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CT的特点及HLA-B27的阳性率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以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分析经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81例患者骶髂关节CT的特点及HLA-B27的阳性率,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结果:81例患者中骶髂关节CT正常占6.2%,异常者占93.8%。HLA-B27阳性率为85.2%。HLA-B27阳性及骶髂关节CT异常表现并存占79%;HLA-B27阴性、骶髂关节异常占14.8%;HLA-B27阳性而骶髂关节正常者6.2%。HLA-B27与骶髂关节CT两种结果比较。X~2=2.118,P>0.01。结论:HLA-B27及骶髂关节CT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参考指标。诊断AS的HLA-B27与骶髂关节CT检测符合率高,两种结果无显著性差异。HLA-B27的检测结合临床症状有助于早期诊断;骶髂关节CT特点可作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进展期及晚期临床分期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探讨外用拔毒生肌散和溃疡油换药联合内服中药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湖南省中医 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与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阴离子抗菌辅料换药联合中药口服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外用拔毒生肌散和溃疡油换药联 合内服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愈合时间、乳房外观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各项指标均有所 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溃疡及窦道愈 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乳房外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溃口面积和窦道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 溃口面积和窦道深度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溃口面积和窦道深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时,外用拔 毒生肌散和溃疡油换药联合内服中药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缩短患者愈合时间的同时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甲状腺癌患者癌细胞转移采用紫草素的作用机制以及影响.方法 随机遴选45例进行甲状腺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时间为2019年11月-2021年4月期间,按照信封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探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2例,探究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甲状腺癌治疗,探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紫草素,对比分析两组患...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抗SSA)、抗干燥综合征B抗体(抗SSB)、抗硬皮病抗原70抗体(抗Scl-70)、抗多发性肌炎/皮肌炎标记抗体(抗Jo-1)、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ARPA)、抗核糖体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RNP)和抗Smith抗体(抗Sm)共9项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17例SLE患者、119例风湿性疾病患者和120例健康者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其他8项自身抗体。结果 117例SLE患者ANA、抗ds-DNA、抗SSA、抗SSB、抗Scl-70、抗Jo-1、ARPA、抗rRNP和抗Sm阳性率分别为92.3%、38.5%、41.0%、25.6%、0、23.1%、28.2%、33.3%和25.6%。除抗Scl-70以外,SLE患者组各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风湿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A灵敏度、正确指数(尤登指数)及阴性预测值最高(P<0.01),但特异度最低(P<0.01)。除ANA以外,其他8项特异度较高,但相互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ds-DNA、抗SSA和抗rRNP的正确指数较高(P<0.05)。抗ds-DNA、抗rRNP和抗Sm的阳性预测值较高(P<0.01)。除ANA以外的自身抗体平行试验联合检测SLE的诊断灵敏度得到提高(P<0.05),"抗SSA+抗ds-DNA+ARPA"、"抗SSA+抗ds-DNA+抗rRNP"与"抗SSA+抗ds-DNA+抗rRNP+抗Sm"联合检测模式的正确指数也得到提高(P<0.05)。除ANA以外的自身抗体系列试验联合检测SLE的诊断特异度显著提高(P<0.01),"抗ds-DNA+抗SSA+抗rRNP"联合效果也较好。结论 ANA不能作为SLE的确诊项目。抗SSA、抗ds-DNA与抗rRNP检测SLE具有很高的特异度,与ANA联合检测能极大地提高对SLE诊断的灵敏度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