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广泛应用于气道管理中,其熟练使用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模拟教学在纤支镜的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纤支镜插管培训系统包括熟悉纤支镜结构、在插管模型和训练箱等模拟工具上练习,然后在全麻和清醒的临床患者进行插管。近年来纤支镜模拟器逐渐成为一种高仿真、高效的训练工具。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使用纤支镜模拟器能显著提升纤支镜的培训效果,极大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准确度和速度,并增强了操作者的信心。纤支镜模拟器培训的医师在操作用时、碰壁次数、红视时间、观察到目标结构的比例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文章针对目前纤支镜模拟器在麻醉医师教学中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探索设计出更合理、更完善的综合培训系统,全面提升纤支镜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抚触和蓝光治疗结合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观察62例黄疸新生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用经皮黄疸测试仪检测黄疸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后第2天、第3天实验组黄疸指数下降,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抚触对新生儿黄疽的治疗起促进作用,抚触和蓝光治疗结合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性粒细胞不仅参与天然免疫,在获得性免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中性粒细胞能够作为一类新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APC),提呈抗原并诱导T细胞分化;脾脏边缘区的中性粒细胞可通过激活边缘区(Marginal zone,MZ)B细胞,诱导非T细胞依赖性的B细胞免疫应答;中性粒细胞中一类具有特殊表型的细胞(CD11cbright/CD62Ldim/CD11bbright/CD16bright)在急性炎症时能够抑制T细胞的激活。对中性粒细胞这些作用的认识,有助于研究慢性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的发生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盐酸羟考酮应用于烧伤削痂植皮术患者围术期麻醉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9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全身麻醉下行削痂植皮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盐酸羟考酮组,其中舒芬太尼组44例,盐酸羟考酮组36例。舒芬太尼组麻醉诱导采用舒芬太尼(0.2 μg/kg)、咪达唑仑(0.02 mg/kg)、依托咪酯(0.1 mg/kg)、丙泊酚(1 mg/kg)及罗库溴铵(1 mg/kg),术中采用静脉吸入复合维持麻醉,追加舒芬太尼5 μg/次,术后应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 PCIA)给予舒芬太尼(2 μg/kg)+地塞米松(10 mg);盐酸羟考酮组麻醉诱导采用盐酸羟考酮(0.08 mg/kg),其余诱导和维持药物同舒芬太尼组,术中追加盐酸羟考酮2 mg/次,术后应用PCIA,予盐酸羟考酮(0.6 mg/kg)+地塞米松(10 mg)。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基础值(T1)、入室时(T2)、麻醉诱导插管后2 min(T3)、手术取皮时(T4)、植皮时(T5)、出室时(T6)的MAP、H...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出口、十二指肠恶性梗阻时行内镜下电化学介入术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23例病人中,胃窦癌5例,胃窦癌术后复发伴吻合口狭窄6例,贲门癌术后复发伴幽门梗阻3例,结肠癌晚期伴胆管、十二指肠恶性梗阻2例,胰头癌浸润十二指肠3例,十二指肠癌4例。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行电化学介入术。结果电化学介入术一次置放电极成功17例,其中4例因病变处梗阻时间较长后才入院治疗,电极难以通过,先经内镜行微波烧灼,形成小通道后,在导丝引导下放电极。经治疗23例病人,梗阻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5例,稍有改善(MR)2例,病情无改善(NC)2例,总有效率(CR+PR)82.6%,未发生穿孔、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行电化学介入术治疗胃出口和十二指肠恶性狭窄,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报告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在全身麻醉(全麻)诱导时发生因声门暴露困难所致困难插管,采用可视喉镜联合电子软镜插管成功,该患者后续手术采用清醒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运动对出生后多次异氟烷处理不同性别大鼠空间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学机制。方法 出生后7 d SD大鼠11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28)、运动组(n=30)、异氟烷组(n=26)和异氟烷运动组(n=26)。新生大鼠和母鼠单笼饲养,21 d后按雌雄分笼。异氟烷组和异氟烷运动组在生后7、9、11 d进行异氟烷处理。运动组和异氟烷运动组从21 d开始进行规律运动。规律运动6周后,测试雌雄大鼠在八臂迷宮、Morris水迷宫中的表现,随后取大鼠海马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分析,测定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Ki-67的阳性表达。结果 各组大鼠在八臂迷宫训练阶段,各组大鼠的总耗时随训练次数增多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发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氟烷组训练次数与总耗时降低趋势的稳定性较差;与非运动组相比,运动两组的下降趋势稳定,总耗时逐渐减少。在八臂迷宫测试阶段,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异氟烷组大鼠的参考记忆错误次数增多,总耗时延长,以雌鼠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运动组雄鼠相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急、慢性吗啡处理对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中钙调蛋白(CaM)的影响.方法 取原代培养7d的成熟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吗啡急性作用组(M1组)、纳洛酮急性戒断组(N1组)、吗啡慢性作用组(M2组)、纳洛酮慢性戒断组(N2组)及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6皿细胞.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双抗体夹心法染色)技术及相对含量检测技术测定CaM的表达水平.结果 荧光显微镜下各组都可见绿色荧光,表明在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内存在CaM.M2组和N2组海马神经元内CaM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慢性、多次使用成瘾药物才引起CaM表达增加,其机制可能是多次使用吗啡通过反复对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引起神经元细胞核CaM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背景喉水肿所致的拔管后喘鸣(post-extubation stridor,PES)是气管内插管的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目的临床医师有必要掌握恰当的拔管时机,及早发现PES高危患者并采取预防措施,从而避免PES及再插管的发生。内容临床医师可在拔管前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超声检查和气囊漏气试验(cuff leakage test,GET)来筛选出PES的高危人群,通过规范手术、麻醉操作和预防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来预防PES。对PES高危患者,拔管时可使用气管交换导管。PES的治疗策略包括进行再插管、全身注射糖皮质激素、局部喷洒肾上腺素、吸入氦气,氧气混合气和气管切开术。趋向通过规范操作、筛选高危人群和采取预防措施降低PE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