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慢性肾衰竭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提高,血液透析患者逐年递增,但在高危人群(高龄、糖尿病肾病及心功能不全)中,发生低血压的频率明显增加,有时患者不得不提前结束透析,使透析得不到充分,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并增加了护理工作量.我院血透中心2011年4月~2012年6月对30例高危患者采用低温透析及可调钠透析的方法,旨在观察其在预防透析中低血压、提高血液透析耐受性方面的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报告1例透析时内瘘发生急性闭塞患者溶栓护理体会.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内瘘急性闭塞,遵医嘱早期应用尿激酶10万u对动静脉内瘘行局部溶栓并辅以热敷,4小时后闭塞内痿恢复再通,患者继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无出血、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护理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重视用药检测,做好心理护理,是确保透析时内瘘急性闭塞成功溶栓的关键.现将溶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血液透析患者血源性疾病感染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预防控制对策. 1现状 (1)血液透析中心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大部分的血液透析室建立较早,建筑流程、布局相对落后,分区不合理;透析室手卫生设施缺乏,降低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2)费用问题:由于地区经济问题,使用纠正贫血改善尿毒症用药少、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低下、辅助检查不能定期完成等.(3)人员不足:血透室没有相对固定的医师,有的是肾科医师兼职,多数工程师是兼职人员.(4)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医务人员由于工作量大而忽视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对策、降低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回顾性调查、目标性监测方法,对医院2008年1-12月及2009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发生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2009年开展目标性监测,实施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后,老年患者永久性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由2008年的25.0%降至2010年的9.1%;无菌操作不严格、不注意手卫生、不重视置管部位的观察和护理等,是引起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的管理,尤其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可明显减少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月1日~2016年6月31日在我院行MHD的尿毒症患者327例,将发生急性脑梗死的34例患者作为脑梗死组,未发生脑梗死的293例患者作为非脑梗死组。回顾性分析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7例MHD患者中,脑梗死发生率为10.4%。脑梗死组糖尿病(58.8%vs 38.6%)和冠心病(29.4%vs 8.5%)比例、透析前收缩压[(160.38±23.50)mm Hg(1 mm Hg=0.133kPa)vs(136.81±21.05)mm Hg]、舒张压[(91.76±13.74)mm Hg vs(78.90±13.19)mm Hg]和白蛋白水平[(39.75±5.47)g/L vs(37.88±5.10)g/L]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3.420,95%CI:1.355~8.632)、冠心病(OR=7.860,95%CI:2.753~22.437)、透析前收缩压(OR=1.029,95%CI:1.004~1.055)、透析前舒张压(OR=1.059,95%CI:1.015~1.106)是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结论糖尿病、冠心病、透析前收缩压及舒张压是MHD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解林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716-1717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55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旎。包括术前心理指导,解除思想负担,术后严密观察。结果:55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终末期肾脏疾病是不可逆转的慢性渐进性疾病。大多数患者需要长期依赖肾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由于病情和治疗方法的特殊性,患者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1,2],严重影响其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3,4]。为此,笔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用普通血液透析机进行人工肝(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收集重型肝炎并发肝性脑病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8例肝性脑病2期和1例肝性脑病3期患者神志转清,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出院;1例肝性脑病4期患者治疗后昏迷程度好转,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结论做好人工肝治疗的监测与护理,包括术前正确预冲管路、做好心理护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建立体外循环、做好患者安全护理、预防感染,以及详细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治疗的安全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方法:顽固性心衰患者114例,73例接受常规心衰药物及CBP治疗(CBP组),41例接受常规心衰药物治疗(常规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生化指标、心功能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CBP组治疗后血钠、血钾、血肌酐、尿素氮、B型脑钠肽水平均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1);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24 h尿量的改善效果也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CBP组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1).治疗期间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与单独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相比,CBP能显著改善顽固性心衰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增强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日间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38例全心衰竭、心功能Ⅳ级的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CVVH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CVVH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VVH 30~60 h.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监测心率、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多巴胺用量、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肝静脉宽度、血生化、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治疗4周后评价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CVVH组的临床症状好转、LVEF增加、肝淤血好转较对照组快(P<0.05);血生化指标的改善、血TNF-α、IL-6、CRP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周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95.0% vs.61.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较对照组早(100% vs.55.6%).结论 CVVH是治疗Ⅱ型心-肾综合征的有效方法,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肺功能改善较快,保持内环境稳定,可及早加用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促进心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