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针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较弱,病毒在体内不能彻底清除,感染持续存在,组织损伤迁延不愈,逐渐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而目前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是世界医学难题。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由胸腺T细胞自然分化发育而来的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的T淋巴细胞群,具有自身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特性,可抑制天然及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于维持免疫耐受及稳态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其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生机制可能相关。有研究表明机体的Tregs的数量增多且可抑制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活化增殖及细胞因子的分泌,从而影响机体抗感染免疫应答的发生,导致感染的持续。先后列举了国外Franzese、Stoop和国内福军亮、徐东平、韩捷等研究者的关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结果。现今研究虽然很多,但突破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人类CD4+CD25+Tregs表型鉴定标志仍不十分明确,体内外功能研究的结果并不趋于一致。但至少目前我们可以有这样一种假设,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CD4+CD25+Tregs数量或者功能异常,降低了机体的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的效应性T淋巴细胞反应,使得乙型肝炎病毒不能得到彻底清除,反复感染。如果这一机制得到进一步证实,可能会给慢性乙型肝炎带来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临床病理综合征。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NAFLD的发病机制是近些年的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现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胰岛素抵抗,IR是NAFLD发病的始动及中心环节,可能贯穿于NAFLD发病全过程。研究表明,IR和高胰岛素血症为原发性NAFLD始动因素而非结果,而药物、毒物、胆碱缺乏、载脂蛋白B基因突变、胃肠外营养等因素单独或与IR共同导致肝脂肪变。IR还与细胞内游离脂肪酸增多、ATP储备耗竭、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共同参与肝脏损伤的发生。IR及随之相应的高胰岛素血症在导致肝内脂质蓄积甚至发展为脂肪肝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表明,改善胰岛素抵抗是治疗NAFLD的一项有效措施。脂肪性肝病的本质特征是脂质在肝细胞的过度聚集,血脂紊乱是NAFLD进展以及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还普遍认为NALFD与脂肪因子的作用异常有关。NAFLD、NASH逐步发展可以引发肝功能的衰竭,而且在合并MS的情况下会相互加重,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全身多脏器病变,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解春静 《山东医药》2009,49(52):117-117
患者男,31岁,主因"乏力、纳差1个月,皮肤黄染、腹胀1周"入院.既往乙型肝炎多年,于1个月前饮酒后出现乏力、纳差并伴有腹泻,5~6次/d,为水样便,同时发热(体温不详).自行口服"止泻药"及"消化药",但病情无好转.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 58岁,恶心,腹胀,右上腹痛4d.该患于4d前进食较多油腻食物后出现恶心,腹胀,右上腹疼痛,腹痛为程度中等钝痛,伴有右户背部放射痛,同时腹泻3次吃不开稀水便,自认为消化不良口服酵母片,肠舒宁等药物后腹泻好转,但仍恶心,腹胀,腹痛不缓解,到我院门诊做彩超(超声号 U08081928)示胆囊轮廓清,偏大,囊壁增厚呈双边影,囊内透声差,考虑"急性胆囊炎"给予消炎治疗2d,症状未改善而入院.  相似文献   
5.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而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丛的参与下,启动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和炎症,从而出现临床症状.其中免疫异常被认为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自身抗体、细胞免疫、细胞因子、环氧合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等.本文综述了溃疡性结肠炎免疫发病机制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BL与见习案例教学法对消化内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采取PBL与见习案例教学法)和对照组(采取最为传统的简单教学)各50名。比较两组学生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模式后的理论知识成绩、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94.58±2.38)分、病例分析成绩(90.38±2.48)分、临床技能操作成绩(88.86±2.85)分,明显高于常规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理论知识成绩(84.93±2.55)分、病例分析成绩(79.42±2.45)分、临床技能操作成绩(75.48±2.04)分,两组学生的实验数据经过数据分析后具有研究意义(P0.05)。结论将PBL与见习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消化内科学生临床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提升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上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敏感性。方法对99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的门脾静脉宽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核素所测门脉压力进行对比性研究。49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统计各种方法诊断门脉高压的阳性率及相互关系。结果绝大部分病人会出现门、脾静脉不同区域的不同程度扩张。食道静脉曲张的轻、中、重组,门、脾静脉扩张程度无差别。门、脾静脉宽度与门脉压力无关。核素法对门脉高压的检出率最高。结论根据血管及脾脏情况可诊断门脉高压。不同方法对门脉高压的检出情况不同,核素法敏感性较高。门、脾静脉宽度与门脉压力及食道静脉曲张程度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中应用PBL和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的价值。方法将我院消化内科56名临床实习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名。观察组采用PBL和多媒体技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比较两组的教学情况。结果两组出科笔试成绩均好于入科笔试成绩,观察组出科笔试成绩、出科临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学习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教学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临床实习中,采用PBL和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