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酚A对雄性生殖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有关环境类雌激素样物质双酚A(BPA)对生殖功能影响的研究成为了热点.该文综述了BPA对雄性生殖器官形态、生殖内分泌功能和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毒性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和观点,并结合众多的研究现状提出了BPA雄性生殖毒性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1处方 :黄柏4kg,苦参7.5kg,山苦楝7.5kg ,千里光5kg ,鱼腥草5kg,银花藤5kg,蛇床子5kg。2制备取上述药材 ,加7倍水浸泡12h ,水煎煮2次(分别为60min、40min) ,合并煎煮液 ,浓缩至500L,过滤 ,分装 ,流通蒸汽灭菌45min。3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T2DM患者阿司匹林的使用情况。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3月在全国6个不同地区、104家不同级别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25454例,根据既往病史将研究对象分为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组(n=19757)和二级预防组(n=5697)。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的推荐,计算各人群中阿司匹林的实际使用率。结果整体人群的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8.78%。其中,推荐采用心脑血管事件一级预防人群的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3.87%,需医师临床判断是否采用一级预防人群的阿司匹林使用率为11.19%;不推荐采用一级预防人群的阿司匹林使用率为6.43%。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二级预防人群的阿司匹林使用率为39.72%。结论阿司匹林在中国T2DM患者预防心脑血管事件中整体使用率偏低。  相似文献   
4.
妇幼保健社区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 ,母亲和儿童的健康愈来愈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儿童优先、母亲安全”已达成国际共识。《母婴保健法》明确规定了保护母亲和婴儿的健康权利是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 ,享有健康是母亲和婴儿的权力 ,我们应利用现在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条件 ,抓住机遇 ,主动进入社区 ,走进家庭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区妇幼卫生服务 ,有效地保护、支持、促进母婴健康 ,从而不断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1 加强社区妇幼卫生健康教育1 .1 健康教育是医疗改革后妇幼卫生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已经取…  相似文献   
5.
广西2000年出生缺陷环境致畸因素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西出生缺陷的发生原因及其环境致畸危险因素的危险度。[方法]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广西7城市2000年出生的905例围生儿(包括281例出生缺陷儿和624例正常儿)进行研究,对孕妇在孕期接触的各种环境致畸危险因素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危险度评价的模型拟合。[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对危险度以母亲孕期服用激素类药者为最高,RR=5.01,其次是母亲孕期接触农药者RR=2.22,母亲有妊娠并发症者RR=2.16,母亲孕期服用镇静药者RR=2.0H6,母亲孕期服用中成药者RR=1.96,母亲有慢性病者RR=1.82,父亲有接触化学制剂者RR=1.70,母亲孕期体力劳动过重者RR=1.54,此外,围生儿的出生体重较大者RR=0.22。[结论]出生缺陷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母亲在孕期接触的环境因素如激素类药、农药、镇静药、中成药、孕期体力劳动过重、母亲有妊娠并发症、患慢性病和父亲接触化学制剂等。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快速成型技术原理的介绍和对国内外 RP 技术在人工骨制造过程中的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的描述。探讨快速成型技术(RP)在人工骨制造领域的应用价值。提出了此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证明快速成型技术在人工骨制造领域具有很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桂西壮族和汉族儿童少年血压水平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很多 ,至今尚未清楚。有许多研究资料表明 ,原发性高血压起始于儿童少年时期 ,因此 ,儿童少年时期高血压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1~ 3] 。为了解桂西地区儿童少年血压的特点 ,分析影响该民族儿童少年血压的有关因素 ,我们组织调查了壮、汉两民族 7~ 16岁的中、小学生 2 171人 ,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广西西部的百色、田东、田阳、田林、德保及靖西等县市 ,以 2 4所中小学校 ,纯壮族、汉族 ,年龄在 7~ 16岁学生2 171人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生 984人 (壮 5 73人 ,汉 411人 ) ,女生 1187人 (壮 734人 …  相似文献   
8.
围产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Logistic配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各种危险因素 ,并规划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 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广西 2 0 0 0年 2 76对围产儿 (配对病例对照 )的父母所暴露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是 :母亲孕期接触农药 (OR =5 76 4 ) ,孕期营养不良 (OR =4 5 95 ) ,父亲接触化学制剂 (OR =2 5 0 5 ) ,孕期接触化学制剂 (OR =2 331) ,产次 >2 (OR =1 934) ,孕期体力劳动过重 (OR =1 4 80 ) ,孕期不良情绪(OR =1 4 6 0 )等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关。结论 在广西进行出生缺陷干预可从职业因素、营养因素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干预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广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与环境危险因素的关系及规划相应的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方法:采用COX回归模型对广西2000年出生的围产儿1075例(包括出生缺陷儿317例和正常对照儿758例)进行干预模式拟合。结果: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暴露于农药、激素类药、妊娠合并症、镇静药、中成药、母亲患地中海贫血、父亲接触化学制剂、母亲孕期体力劳动过重和产次大于2次且孕期营养不良等9个因子具有统计学意义,其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6.836、3.216、3.163、2.058、1.965、1.818、1.803、1.568和1.303。结论:今后在广西进行出生缺陷干预时可从优生健康教育和对高危孕妇孕期监测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广西少数民族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的危险度评价和干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广西少数民族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评价影响人口素质的各种诱因的危险度及规划出生缺陷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对广西2000年少数民族围产儿228例(包括出生缺陷儿63例和正常儿165例)的父母亲在孕前及孕期所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危险度评价分析研究并探讨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 COXE扫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孕期接触农药、母亲患地中海贫血、慢性病及妊娠合并症等4个因子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其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24.819、18.431、4.253和2.584。结论 母亲孕期接触农药、患地中海贫血、慢性病及妊娠合并症等是广西少数民族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较重要的危险因素;今后在广西对少数民族出生缺陷进行干预时可优生健康教育、加强地中海贫血筛查和高危孕妇孕期监测等方面入手,以提高广西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